一曲《多彩贵州》,道出了贵州的美丽与丰饶,让人心生向往。绿色生态成为贵州的发展底色和靓丽名片。为了守护这片青山绿水,年,贵州设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在全国率先开始环境资源审判探索,先后建成环境资源审判“”跨区域集中管辖模式,实现9个中级法院环资审判机构全覆盖。依法审结一批环境资源类案件,探索创新环境司法审判工作机制。时隔13年后的年8月28日,省委编办批复将基层人民法院的33个人民法庭设立为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环境保护法庭,全省法院依托贵州自然地理与产业布局情况,在多元化、立体式、全方位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将全省的绿水青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等全部纳入司法管辖之下,把全省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生态系统纳入人民法庭司法保护范畴,进一步打造贵州环保法庭优化设置升级版。9月1日至9月6日,全国6家媒体、10位记者与贵州高院一起深入一线,探寻最真实的贵州环境司法保护升级版,将如何发力?护航多彩贵州的绿水青山。探寻第二站——铜仁市江口县(山)从伐绿到护绿,打出生态民生“双赢牌”群山苍翠,溪水潺潺。9月2日下午,采访团到达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这里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态环境,风光秀丽,犹如坐落在大山深处的“桃花源”。

增殖放流现场此间,在位于梵净山脚下的太平河司法生态修复基地增殖放流点,7万余尾鱼苗正放流水中。“谢谢法官给了我们改过自新的机会!”现场,江口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代某某真诚悔过。原来,这是江口法院当庭宣判的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代某某被告等四人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曾经,去梵净山就是要吃吃野味,成为游客的口头禅。曾经,村民抱怨,有树不能伐、有矿不能采、有药不能挖、有兽不能猎。梵净山,是贵州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铜仁市生态和产业的绿色招牌。“守着青山,但未有发展”,一度成为当地百姓亟待解决的矛盾。

梵净山必须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早在年6月20日,江口县人民法院紧随贵阳、清镇两地,在铜仁市法院率先设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年9月22日,该庭更名为环境资源审判庭。“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三审合一”创新审判模式,探索恢复性司法,积累了丰富的环境资源审判经验。”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肖明俊介绍,江口环保法庭的成立把宣传、保护、引导、修复等工作整合到一起,让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近三年来,铜仁市两级法院环资审判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如江口法院审理的公益诉讼起诉人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诉被告松桃苗族自治县林业局行政管理一案,被省法院评定为十大典型案例;——德江法院审理的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诉被告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怠于履行法定职责行政公益诉讼一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今年8月4日,市中级法院由三名审判员和四名人民陪审员组成七人制合议庭,通过网络直播公开开庭审理公益诉讼起诉人铜仁市人民检察院诉被告刘某军、张某顺、张某富、田某灯损害生态环境赔偿责任民事公益诉讼一案,该案是全省首起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江口县人民法院巡回审理环境资源案件绿水青山还富于民。今年旅游复苏后,梵净山仅景区门票一项收入,7月份便是10年前整整一年的30倍。江口县双江街道镇江村支部书记舒继学感叹说,村民将林木还给山林,将野生动物归还自然,办农家乐,开民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收入比过去不知高了多少倍,钱袋子越来越鼓了。“从卖树卖鱼卖野生动物到卖风景,这里百姓实现了金山银山,我们一定会把这里守护好,为子孙留下绿水青山。”江口法院环资庭庭长金宁飞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何永利杜延卿

编辑贺韬

编审李中迪钟俊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