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实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在她看来,贵阳有很多标签:热情、文明、美味、烟火气十足……而就在9月,这座城市却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为了战胜疫情,我们责无旁贷。”连日来,贵阳市云岩区盐务街街道扁井社区青年志愿者黄秋实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回家。维持秩序、登记信息、搬运物资、分发回收抗原试剂,黄秋实说自己每天很累却感觉很充实。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9月4日,贵州省精神文明办、贵州省民政厅、共青团贵州省委联合发布《“同心抗疫·志愿黔行”——致全省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倡议书》。全省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做表率、当先锋,化身“多面手”,科学、有序、安全、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以志愿温情迎战疫情。
“我能参加,疫苗都打完了,电话24小时开机,随时等候召唤。”“差不差采核酸的,我可以上。我有核酸采集资格证。”9月3日凌晨,南明区疫情防控志愿群里消息不断。
9月5日,一支贴着“白云区疫情防控爱心车”标志的车队穿梭在白云区都拉乡各核酸采集点之间。这是由6名出租车司机和3名公交车司机组成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车队。
疫情暴发后,南明区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团10名团员立即到南明区兴关路街道办报到。拉警戒线、维持秩序、规整物资……虽然平均年龄超过60岁,但他们依旧手脚麻利、动作灵活,每天到点位坚守,常常忙到深夜才回家。
贵州省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在花果园片区开展消杀工作。
疫情当前,党员干部、退役军人、青年团员、企业职工、居民群众等一个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普通人主动请缨,化身“大白”“红马甲”“绿丝带”,奔赴筑城各个角落,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转化为义无反顾的志愿行动,用爱心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
9月10日上午10:30,刚结束花果园片区消杀工作的贵州省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队长曾亮,又立即赶往花果园L2区移动方舱式核酸检测实验室。按标准做好防护后,曾亮和队员马上收到了第一批核酸检测样本。
“是来自小车河社区的样本。”接过蓝色转运箱,曾亮看着上面醒目的警示标志,立即提醒队员:“大家打起精神!”接下来的6个小时,他们要在这里参与核酸样本的分类及运送工作。
“样本量大的时候,我们7个多小时收到了来自各个地区的12万份样本。”曾亮说,为了保证样本的时效性,现场医护人员和值班队员连夜分类整理,最终在第二天早上6点钟之前,将12万份样本全部转运出去,4个小时以后,12万份样本结果便陆续传至居民手机。
保障实验室工作、转运核酸检测样本、负责消杀工作、提供物资保障……作为省级突击队,这支队伍长期服务于贵州及全国的应急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既有专业性,又有纪律性。连日来,40余名队员尽锐出战、迎难而上,每日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们是第一梯队进入花果园社区的社会专业救援力量,肩上责任重大。”曾亮表示,“10余天的连续作战,所有人始终严阵以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每一项工作。”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截至9月14日,全市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者累计77.3万余人次,服务时长累计.7万余小时,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服务点位1.8万余个。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编辑高鑫
二审 曹雯韦一茜
三审闵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