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一场由团贵阳市委等部门主办的青年公益发展高峰论坛上,数十名社会组织骨干、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一个话题:青年工作如何做到青年心坎上?
“很多时候,我们满腔热情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青年却不买账,反应冷淡。”团贵阳市委书记吕槐乐在论坛上感慨道,“这不是因为我们对青年的感情不够真,而是因为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够深”。
这个说法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赞同。到底如何加深对青年的了解?团贵阳市委给出的答案不是坐在办公室里为青年“想活动”,而是把主动权交给“扎在”青年中的社会组织,通过支持孵化带着青年味儿的社会组织,找到通向青年心扉的路子。
随着越来越多社会组织的聚拢,贵阳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少年的半径不断扩大,服务青年的触角也延伸到各类青年群体。
过去两年,贵阳市黔安计划项目负责人廿三亲身经历了队伍从“散兵游勇”到“精锐团队”的嬗变,而帮助团队逐步走向规范化的,是由团贵阳市委等多个部门牵头成立的市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
廿三领衔的黔安计划致力于为各类公益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开展第三方评估服务及青年发展研究,如今,5名专职工作人员、4名全职实习生及十多名志愿者每天都为贵阳近百家公益组织提供信息服务。
贵阳市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带来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一是有了固定办公场地,二是有了信息共享和资源对接的平台。而此前的10来年,和大多数草根公益团队一样,廿三的公益组织也有过“没爹没娘、没有名分”的遭遇。在廿三看来,贵阳市级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是草根社会组织的理想去处,只要通过孵化中心的评估,就可以入驻孵化中心,“名分”、交流等需求迎刃而解。
现在,廿三感受到明显的变化是,许多机构和部门愿意把第三方评估和信息咨询等业务交给黔安计划。已经连续举办两届的林城青年公益论坛也是黔安计划的“心头好”,“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青年公益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讨青年成长和公益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廿三说。
通过林城青年公益论坛,廿三周围聚拢了贵阳学院社工专业教师李丹、全职90后公益人刘念、青年公益人职业生涯规划师郑清之等一批青年公益人。“有了支持,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裂变’出更多的细胞。”
在贵阳,不少青年社会组织像黔安计划一样,成立不久便与团组织结下缘分。在团贵阳市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共青团工作手臂的延伸,就是需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在充分尊重社会组织服务领域、模式的情况下找到合作空间。
目前,团贵阳市委开始尝试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整合、项目化运作,围绕青少年重点服务领域,向黔安计划这类青年社会组织购买面向青年的专业服务。这样一来,思考青年工作、设计青年活动的力量从办公室里的几名团干部,变成了一个专业团队,团组织提出命题、把握方向,青年社会组织做好调研,找到“痛点”,有的放矢地做好青年乐于参加的活动。
在开展青年服务工作过程中,贵阳各级团组织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除了“键对键”,还要“面对面”。许多团干部都能感受到,“面对面”所传递的情感温度是“键对键”不能比的。为此,团贵阳市委率先启动团中央“筑梦计划”试点工作,搭建新兴青年群体综合服务平台——GYyoungplus筑梦空间。
这个筑梦空间由一群热爱表演、喜欢音乐的小伙伴组成。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凭借兴趣走到一起,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表演、策划、音乐创作等工作。筑梦空间负责人梁舒麟,实际上是一名“志愿者”,不拿一分报酬。
“前不久,我们刚刚举办了一场‘音为梦想·筑梦贵阳’青年原创音乐大赛。”按照梁舒麟的计划,“举办这场原创音乐大赛是为了吸引在外的贵州青年才俊回乡干事创业”。
令梁舒麟欣喜的是,他们的召唤得到了许多青年的响应:参加过“中国好声音”并得到不错成绩的童予硕加入团队,多彩新视线公司总经理于庆建负责活动统筹,追美直播总经理李兵将自己的办公室搬进筑梦空间,贵阳市演艺集团产业部部长许多也来出谋划策。
虽然没什么经费保障,但青年朋友们无条件的支持给了梁舒麟长期坚持下去的信心。接下来,梁舒麟将通过逐步完善团队制度建设,打造一批积极乐观的青年代言人去感染到更多年轻人,让有梦想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GYyoungplus筑梦空间成为真正的青年之家。
“试点先行、阵地供给、资金扶持、骨干培训、项目牵引。”一条影响和带动社会领域青年、激活基层组织活力的工作路径渐渐清晰起来。在这条工作路径下,团贵阳市委依托青年之家“大数据”精准管理,破解闲散青少年管理难题;在“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创建中探索青少年服务站;建设“青年人才驿站”,探索人才交流服务新模式。
下一步,团贵阳市委计划继续培育和孵化一批青年社会组织,帮助青年社会组织对接项目和资源,激活青年工作的神经末梢,让团组织能在服务一线的同时得到一线反馈,为科学决策和改进工作夯实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