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董妙繁

5月29日,“乡村·遗产·阐释——多学科融合的视角”青年学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办,复旦大学博物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建筑遗产》做媒体支持。遗产研究在各个学科的共同推动下,不断拓展着研究对象、时空范畴与保护理念,也在实践中顺应时代需求,更新着管理模式与发展路径。如何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构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将研究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此次会议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遗产对话场域,期待未来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探索出更加多元、有效的乡村遗产阐释。与会嘉宾来自考古学、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博物馆学、传播学等学科与专业,分为六场论坛进行论文发表与评议,并在最后的圆桌讨论中开展跨学科的对话。

刘朝晖

杜晓帆

赵晓梅第一场:作为“物”的遗产本场论坛三位发表人均来自建筑学领域,他们从礼仪、生活展演与材料技术等不同视角开展对各自研究对象的细致分析,呈现出单一学科接近“物”的多元路径。考古学也是以物为对象的学科,评议人从聚落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出发,对三篇论文发表进行评议。

王晖(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报告题为《桐山后金村——儒学传承与空间遗产》。桐山后金村位于浙江兰溪,为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教育家金履祥后裔聚居之地。作为“北山四先生”之一的金履祥,传承朱子理学正脉,是南宋金华学派的中坚。村内目前有仁山书院(金氏家庙)、孝贤堂、正和堂等乡土礼制建筑遗存,实物虽然止于明清以降,但呈现出特殊的“凸”字形空间格局。王晖指出,这一格局实际上常用于宋代的陵寝上宫和中小型住宅,可能是前堂后室格局演变的一种中间形式。考虑到金华地区的儒学传统,当地祠堂沿用南宋形制的可能性较大,与地方方言、传统礼仪共同构成了这一空间遗产的文化基础。

张力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报告题为《徽州/浙西民居的横向布局及住宅的内部性问题》。徽州向为儒家礼学重镇,与礼制阐释相合的纵向布局住宅因之较受学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