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称号;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全国奖项19个、省赛奖项57个的历史最好成绩;
马克思主义青年学习社荣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称号;
《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状况调研报告》获年度省委重大问题调研课题立项……
近年来,贵州大学团委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用中国梦主题教育统领共青团工作,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干在实处,干出成效,开创了贵州大学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坚持党建带团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直以来,贵州大学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坚持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了党建带团建整体联动、全力推进的互动机制。年,学校领导调研指导共青团工作,参加相关活动达30余次。
青年强,则国家强。贵州大学共青团牢记嘱托,紧紧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心系广大青年,不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信心;
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等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以重大纪念日为节点,开展“五四青春跑”“铭记一二·九”优秀团组织生活评比等活动,以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座谈会、长征主题书法展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据统计,年贵州大学“青年大学习”参学率连续17期超过%,平均单期参学人数达3.6万余人,位居全省高校第一。
贵州大学团委积极搭建平台,“青年之家”、大学生文化交流园区、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学生活动阵地相继投入使用。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贵州大学团委在苟坝会议陈列馆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基地丰富的红色文化及民俗文化资源,广泛组织青年师生骨干开展参观学习、红色体验、宣讲调研等活动。让青年在教育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团学骨干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深化改革创新的“关键少数”。贵州大学共青团以抓牢“关键少数”、形成“头雁效应”、带动“绝大多数”为目标,不断加强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学生会(研究生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其他学生组织为骨干力量的工作布局,持续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指导,引导和规范学生社团的组织建设。
通过深化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举办新生团支书培训班等,选拔优秀学员组建“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赴黎平、苟坝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推进团学骨干的培育工作,累计培训团学骨干余人。
贵州大学团委始终坚持“青年在哪里我们就要到哪里去”的宗旨广泛团结青年,积极搭建平台、强化阵地建设,“筑巢引凤”大力吸引青年,为青年学习、交流、活动提供有益支持,引导青年“到这里来”。“青年之家”、大学生文化交流园区、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学生排练厅等学生活动阵地相继投入使用,多个学生组织入驻园区,深入开展思想交流。
为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贵州大学团委持续打造创新创业阵地,成立“挑战杯工作室”“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等。
服务青年“双创” 激发青春动能
大学生是“双创”的重要有生力量。近年来,贵州大学团委着力推进建立双创青年导师团和双创青年突击队工作,与学校教务处、科技园共同协作,鼓励广大师生将教学、科研、实践、创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校园培育和社会检验的育人闭环。
目前,共有导师人,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人,覆盖36个学院和单位。
贵州大学团委积极参与和承办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主动积极作为,为助力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蓬勃青春力量——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具有金属汞离子和硝酸根识别的荧光探针》获全国二等奖,成功在中国青创板挂牌展示;《智能导盲手杖》等作品获全国三等奖3项;
承办全省第十五届“挑战杯”省级决赛,《气液界面自组装法制备平面石墨烯基薄膜超级电容器》等作品获全国三等奖3项、贵州省决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全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农业农村组“铜奖”;
在第十七届“挑战杯”中,主体赛参赛学生达余人。获得省级奖项57个,其中一等奖13个。获得全国奖项19个,其中国赛主赛道一等奖2个,国赛黑科技赛道一等奖1个,主赛道三等奖2个,并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和“优胜杯”。
年,贵州大学将承办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目前,贵州大学团委正积极对接团省委、团中央相关处室,根据工作节奏顺利启动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
贵州大学团委着力推进建立双创青年导师团和双创青年突击队工作,形成了校园培育和社会检验的育人闭环。
与此同时,贵州大学团委还积极面向校内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物资招投标、食堂卫生监督、后勤服务考核等校务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学校发展。
面向校外组织“研究生支教团”“博士生村长”“三下乡”“西部计划”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并通过社区行动、迎新返校志愿服务、服务东盟周和数博会,以及承办贵州省首届科技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
在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贵州大学团委共组建了支实践队,其中国家级队伍48支、省级队伍90支、校级支,涵盖了本、硕、博学生以及带队教师、专家学者,共计余人奔赴田间地头、企业社区,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大学团委坚持“小社团,大思政”工作理念,把团支部建在社团上,为社团发展注入思政“基因”。持续推进实施社团双导师制管理模式,完善“一类一品牌,一社一特色”活动精品化建设工作,以国风文化节为起点,有效引导广大青年坚定文化自信。国风文化节暨茶文化推广活动相继开展了茶文化、书法、棋类、手工艺等八类共25项特色活动,活动覆盖学生1万余名。
近年来,青马学社荣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称号;贵州大学桥牌代表队荣获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公开团体亚军、混合双人赛冠军,是贵州省在全国大学生桥牌赛最好成绩;红十字会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完成“高校书记校长开局项目实施方案”—“党建+学生社团”项目,探索形成“党建引领+社团集聚+兴趣融合”新局面。
聚焦立德树人 聚力服务青年
贵州大学团委坚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持续推进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青年成长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学校团学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年以来,“到梦空间”共发布活动个,参与活动人次为人,覆盖思想成长、素质拓展、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志愿公益等七大类。贵州大学“到梦空间”多次位列全国高校发布数量周排行榜首。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贵州大学团委还积极围绕学校育人工作大局,贴近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一手抓方向、塑精品,积极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一手抓团队、造氛围,广泛开展讲座系列、周末文化系列、“节”系列和“赛”系列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溪山荟萃”“青春杯”“辩论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提高了学生思想修养、道德素质与审美品位,在校园里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培育青年学生不断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爱好者、传播者。
为树牢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切实提升同学满意度、大局贡献度、社会认可度,贵州大学团委以及各学生组织深入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帮助同学解决就业发展、社会融入等问题。开展“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专项、“千校万岗”空中双选会等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走向基层就业。多次获得贵州省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优秀研究生支教团。
“今后五年,贵大共青团将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切实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完善社团建团、宿舍建团、实验室建团等模式,实现团组织有效覆盖。”贵州大学团委负责人表示,将紧抓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贵州大学举办的重大契机,统筹发挥青年双创导师团和青年双创先锋队作用,常态化推进双创交流和项目培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贵州大学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雨
通讯员刘魁宋洪庆刘艳春
编辑罗秋红
二审潘晓飞
三审岳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