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的时候,贵州第一大孝子刘秀祥“孝子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故事被贵州电视台、《贵州都市报》、《沂蒙晚报》、山东《大众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新华网等各大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刘秀祥出生在贵州望谟的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原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但是对刘秀祥来说,命运仿佛是有意让快乐远离他,甚至是特意考验和锤炼他。在刘秀祥四岁时,父亲不幸病逝,屋漏偏逢连夜雨,巨大的打击使母亲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从此精神失常,丧失了正常的劳动力,连生活也不能自理。
顶梁柱的坍塌,母亲的精神失常,加剧了家庭的极度贫困,穷困不堪和难以为继的生活使得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出走,至今音信全无,沉重的生活与照料母亲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在刘秀祥稚嫩的肩上,但他没有像没有像哥哥姐姐一样选择逃离看似无望的家庭,幼小的他用稚嫩的肩膀勇敢地承担了一切。
生活的重担没有使他低下高昂的头,他用一只肩膀挑起了应该是成年人才能挑起的一个家庭,每一天他都与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相依为命,照顾母亲穿衣吃饭,洗脸刷牙,梳头吃药等日常起居。他用另一只肩膀挑起了自己的学业,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的重担使他失去其他小朋友应有的童趣的嬉笑戏耍和无忧无虑,快乐童年对他来说如同天堂的奢望。
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重压非但没有压垮刘秀祥,相反他却越战越勇,在如此重压下的平常儿童可能早已辍学,这种情况在刘秀祥身上却永远不会发生。刘秀祥从小学到到初中到高中一直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由于上学没有时间种庄稼,他把田地租给别人每年只收取斤稻谷,自己却利用周末和假期上山挖药材卖、捡废弃垃圾、四处打工做兼职赚钱,赚了钱照顾母亲,扛起一个家庭的财米油盐和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为了打工赚足这些钱,长期劳累且营养不足的刘秀祥有一次在电站打工险些丧命在脚手架上。
道德品格良好,精神意志坚如磐石的刘秀祥成绩同样非常优秀,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刘秀祥均以名列前茅的成绩入升学,但是由于长期的奔波劳累,使平时成绩优异的刘秀祥在高考前一周病倒了,高考成绩自然理想不到哪里,于是他决定下一年继续复读高考,并如愿考取梦想的大学——山东省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
考上大学的刘秀祥丢不下自己的母亲,于是毅然决然地背起母亲去上大学,于是他“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事迹便轰动了社会。在大学里,他并没有停止奋斗,而是积极地参选学生干部、积极地参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积极地参与兼职打工(打四五份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的努力付出和奋斗业绩受到学院领导及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以上活动,大学期间他不仅照顾了母亲,还管理了学生,帮助了许多贫困学生,公益活动也做得有色有声,其悄悄资助的人中有两人已于年和年考取了大学。
经过千辛万苦的求学,得到师生一致好评的刘秀祥年7月终于大学毕业了,北京、西安、南京、深圳及山东等很多企业都给了他优先就业的机会,为他提供优厚的工作岗位,但是,他都一一拒绝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带着母亲回到了贵州老家望谟,选择了做一名普通的教师。刘秀祥放下优厚的工作不干,偏偏回到偏远的家乡做一名教师,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劳心劳力这么多年、挥洒汗水心血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取得更美好的明天和更加辉煌的前途吗?
很多人想不通,我也想不通,不过我们通过深究,终于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刘秀祥,他千里背母亲上大学是源于爱,放弃优厚的工作不干而返乡做一名普通的老师也是源于爱,对亲人的爱对家乡的爱造就了刘秀祥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人生。
回到家乡的刘秀祥通过自己在外面的影响和自己在外面的关系,源源不断地为家乡做贡献,他说:“回来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感到很荣幸”,他用自己身体力行的故事和行动,感染和教育了自己的学生,也感染和影响了许多人,他说:“我能走出去,大家也一定能走出去,现在条件艰苦一点,不要怕,只要有梦想,有行动,未来一定会更加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为自己,为家人和家乡。”
刘秀祥用自己的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无数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贫穷给家乡孩子带来的窘迫,他希望通过他和无数人劳动和奋斗能够赶走家乡的贫穷,他用自己的爱和行动,温暖了无数人的心,温暖了整个世界。
如果说爱亲人是一种本能的话,那么爱别人的孩子、爱其他人就是一种伟大的爱了,作为一个有志青年,作为一个冲出困境、冲出大山的人,刘秀祥没有选择纸醉金迷,没有选择醉生梦死,没有选择大多数人向往的喧嚣发达的城市生活,而是选择回乡做一名普通老师。我们不得不说刘秀祥是伟大的,是令人钦佩的,正是因为他的奋斗他的付出他的爱,年,刘秀祥入选了“中国好教师”,年4月28日,刘秀祥获得了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