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在茶山间缓缓流淌;鸟鸣,从村落中阵阵传来。沿着平坦整洁的柏油路蜿蜒而下,不经意间,一块纪念石映入眼帘。走近一看,一人高的石头上刻着“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12个大字。这里,是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纪念石所在处便是当地布依族同胞心中的茶源圣地——茶神谷。“春天是从我们这里开始的。”指着纪念石,联盟村第一书记匡室运平淡的语气里流露出掩藏不住的骄傲。匡室运的骄傲,来自今年元旦在此举办的贵州绿茶第一采系列活动。隆冬时节,风景这边独好。在国内大部分地区还是冰天雪地时,联盟村已是茶芽吐蕊、春色满园。1月1日,年贵州绿茶第一采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普安茶神谷举行,仪式启动前,还举行了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揭牌仪式。自此,贵州绿茶第一采主会场活动固定于每年1月1日举行,省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联盟村成为“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我们这里的春茶比全国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是全国春茶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匡室运说。这里的茶为什么能这么早开采?“有专家提炼了6个字——天帮忙、人努力。”匡室运身旁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突然发声。小伙子名叫于西坤,是普安县茶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曾在联盟村驻村半年,现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在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介绍中,联盟村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联盟村最高海拨达米,最低海拨米,平均海拨米,全年无霜期长达天以上,平均日照小时,年降雨量毫米。同时,联盟村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茶园位于煤山地带,不仅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厚的有机腐殖质,所蕴含的硫化物也是催芽的重要因素,地下零星分布的地热资源,促使小环境内的地温提升。此外,联盟村茶园选择了乌牛早、龙井43等特早生茶树品种,这些小叶种春茶发芽早,在腊月就可以采摘新茶,春节前后即可大量上市,是普安县的产茶核心区。青青茶山,幽幽茶香。步入茶园,行往茶海深处,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埋头劳作。人勤春早,勤劳的茶农们精心管理茶园,施足肥、施好肥,及时修剪、防治病虫害,使茶树长势好,加速了新梢萌发早、茶芽肥壮。“春茶贵如金,早采3天是个宝。”仅春茶一季,联盟村茶园亩产茶青可达斤,茶农收入余元。除了早,联盟村乃至普安县的茶叶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好。在联盟村“说事茶亭”旁的一块联盟村乡村振兴公约展板上,赫然写着“要科学种茶、规范管茶,不乱打农药、污染茶园”。“我们核心区的茶叶产品通过欧盟多项指标检测,近年来未发生过一起茶产品质量问题。”在县茶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廉建宏看来,全力抓好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切实从源头确保茶叶生态安全,是普安强根固本,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一片小茶叶,带富一方人。“村里户户种茶,茶产业已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支柱,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匡室运说,全村户都是茶叶种植户,茶叶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除了茶叶种植,联盟村的茶加工也很突出,村内有省级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9家、茶叶加工作坊20余个,其中包括产值过亿元茶企1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匡室运告诉记者,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联盟村以“人勤春早·活力联盟”为发展定位,全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示范引领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将紧紧围绕人这个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托贵州绿茶第一采、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布依文化聚集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优势,将联盟村建设为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示范试点。”匡室运说。登高望远,联盟村茶园横成浪、纵成波,清风相送,茶香沁人。链接:联盟村全村共辖14个村民组,国土面积1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现有人口户人。联盟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6%。传统民俗传承较为完整,主要民族节日有“三月三”“六月六”“六月二十四”,每到节日均要举行祭山等活动,尤以“六月六”最为隆重。传统民俗文化“斗弹达吟”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跺勾”(手打羽毛球)也是至今仍然进行的民族体育项目。联盟村是茶源街道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域,普安红茶的主产区,普安茶文化生态旅游景区(4A级)重要组成部分。年获“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称号,年获“-年度全省文明村”称号,年获“全县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年获“全国文明村镇”“双拥示范民族村”“-年度全省文明村”称号。来源《当代贵州》第29期专版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跃王永懿编辑吴文仙二审张金奎张峰三审匡忠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