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风,草原的雨,草原的羊群……”青海湖畔,海拔米的高原上,有一座名为青海共和县江西沟的藏区小镇。“你们在学校要听话,老师一定会回去看你们。”短短一句话,是历届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河大支教团)队员向藏区孩子们许下的共同诺言。为了坚守这个美丽的诺言和约定,河北大学先后派出51名获得保研资格的大四毕业生到高原支教,播撒知识的种子,用爱与善的信念书写青春的故事。

年,河北大学正式参与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15年来,河大支教团不断壮大,服务地也从青海扩展到贵州,先后派出14届共名志愿者进行扶贫支教志愿服务。

△教师节,孩子们向支教老师献上礼物和祝福。

践诺

每年新学期,如约到藏区

张梦迪是河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年8月起,她与同伴宋亚南、高梦琳、赵鑫来到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支教。刚刚过去的寒假,队员们回家过年后因疫情无法返回青海。4月初,青海启动复学工作,4名同学从河北出发,历时30多个小时,辗转公里回到支教地,经过隔离观察后,在4月16日给藏区孩子们上了新学期第一课。

在张梦迪之前,河北大学已派出了近50名志愿者到藏区支教。年8月27日,河北大学毕业生李亚林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江西沟乡(年更名为江西沟镇)民族寄宿制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他也是河大支教团第一届成员。

李亚林说,刚到服务地时,学校是低矮的房子,学生们蹲在草丛里,边吃饭边说话,不懂藏语的他完全听不懂孩子们说的是啥。在那里,水永远烧不开,米饭一蒸就糊,支教队员们常流鼻血、裂手指、呼吸困难。

第五届河大支教团成员王芝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屋子中间是两张桌子,一片黄一片黑的,一层尘土。往里的两张床上,是连续五届河大支教团留下来的被褥,那么厚。”

特殊的高原环境,陌生的风土人情,河大支教团每一届成员都没有服输,凭着韧劲儿克服了语言障碍以及教学和生活中的不适,不仅承担起全部英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工作,还承担起学校的党务、德育、电教、网络与教学设备维护、教育信息化培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