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不仅是政治概念,也是文化概念;不仅是地理空间位置,也是价值判断尺度。亚洲被西方作为他者加以命名的起点、亚洲的多样性与开放性、亚洲无法以自足的逻辑整合为统一体的现实,这一切都一直困扰着人们。

《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迄今为止“寻找亚洲”的全部过程。在这次寻找中,她从思索亚洲意味着什么,到从东亚的历史与现实中去寻找认识亚洲的方法,再到对跨文化的新的普遍性的寻求中,去探寻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她不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作者在本书开宗明义写道:“本书记录了我迄今为止‘寻找亚洲’的过程”。因为,“亚洲这个地理区域当然没有丢,不过发生在这个地理空间内的历史过程,却饱含着各种丢失。近代以来,亚洲经历了一个被殖民被侵略的过程,丢掉的不仅仅是领土主权、物质资源,还有精神与文化传统乃至主题尊严。曾经丢掉的,有些已经重新回归,有些却可能很难找回”。

《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以下简称《寻找亚洲》)全书共24万字,页,分序言和四章,是我读过的最不在意篇章均衡的著作。 章“亚洲意味着什么”有页。第二章“东亚视角的认识论意义”有页。第三章“创造新的普遍性”是原载于《天涯》年第2期的一篇发言稿,仅25页。第四章“寻找亚洲原理”有58页。每一章的论述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是,其主题是鲜明的,论述是清晰的,即发现问题:何谓“亚洲”。分析问题:亚洲认同感的形成,存在哪些主要障碍。解决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建立“亚洲共同体”?

按照我的理解,“寻找亚洲”即必须明确亚洲究竟是地理的存在,文明的存在,还是历史的存在。在“寻找亚洲”的过程中,有哪些理论学说和困难?如果要使亚洲成为一个共同体,应该怎么做?毕竟,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纵览全书,我获得的印象是,“寻找亚洲”,实际上是寻找“东亚”,因为南亚和西亚,作者几乎没有着墨。所以将书名定为“寻找亚洲”,主要是因为亚洲按其希腊语的原义“东方”,是相对西方而存在,并由西方定义的。在“寻找亚洲”的过程中,作者不是一个孤独的行者。作为日本研究者,全书主要贯穿的是她对日本学者“认识亚洲”、为亚洲“定位”或“指路”的先行者思想理论的论述和评判。正如作者所写的,“可以说‘东亚’或者‘亚洲’是近代以来日本思想史的基本母题之一。”因此,我写这篇读后感或者说书评,实际上是对作者评判前人思想理论的再评判。

「西方主义激发了东方认识」

作者在本书开篇即引述了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的观点,“无论是谁,恐怕都不可能在与东方主义相对的位置上设定一个西方主义的领域”。但是,“西方主义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东方民族自我认识的媒介,激发过重要的问题”。

作者首先评述了作为“对偶”存在的两个代表人物:福泽谕吉和冈仓天心,指出“在日本思想史的脉络里,一提到亚洲问题,立刻会浮现出一个‘定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知识分子是依照两个方向思考亚洲问题的。一个是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所谓‘脱亚入欧论’,另一个是以冈仓天心为代表的‘亚洲一体论’。前者主张摆脱亚洲的‘恶友’以迅速进入欧美列强的行列,后者则认为亚洲为世界提供了欧洲文明所无法提供的‘爱’和‘美’的文明”。作者分别以他们的《脱亚论》和《东洋的理想》为例,进行了分析阐述。确实,日本思想史上反复出现“脱亚”和“兴亚”更替的思潮,福泽谕吉是始作俑者。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则在后来被用作鼓吹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舆论工具。

不过,作者在介绍两人的思想主张时,对他们的依据论述不够,似应扼要强调。福泽谕吉所阐发的文明论,实际上是法国史学家基佐和英国史学家巴克尔“主智主义文明史观”的翻版,但加入了较多道德元素。按照福泽谕吉的定义:“所谓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品行的进步。因能获得这种安乐和品行的是人的智慧和道德,故所谓文明,归根结底就是人的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福泽谕吉将文明发展阶层即“人的智慧和道德的进步”,划分为三个阶段:非洲人处于野蛮阶段;日本、中国属于半开化阶段;欧美属于文明阶段。由此得出逻辑结论:“若要使日本文明进步,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脱亚论》就是在“文明论”的逻辑基础上建立的。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所以导出“大东亚共荣圈”,与日本侵略扩张分子对更早年的“大亚细亚主义”的篡改性利用有关,这也成为一块被涂上别种颜色的重要“路标”。但遗憾的是,这部分重要的内容,作者并没有在书中详尽地指出。

「“文化”和“文明”有所不同」

由于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进步知识分子也大都不愿意触及“亚洲”这个容易产生沉重回忆的词汇。但是,仍有人努力将“亚洲”这个词的原理,继续进行探讨。这个人就是竹内好。“竹内好几乎是日本现代思想史中 执着于亚细亚主义并试图从中抽取原理的思想家”,按照作者的介绍,“竹内好的基本看法是:亚细亚主义不是一种有着实质内容、可以客观限定的思想,而仅仅是一种倾向。因此,它与那些可以与现实发生机能性关系的思想不同,可以包容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侵略扩张甚至左翼的国际主义,但是又不与其中任何一种完全重合”。

作者以竹内好年出版的《亚细亚主义》一书为分析对象指出,竹内好编辑的《亚细亚主义》,是战后日本思想史上绝无仅有的杰作。因为,竹内好所讨论的并不是亚洲问题,甚至也不是日本人的亚洲认识,而是侵略扩张与日本近代化的内在关联。同时,孙歌教授也指出:“竹内好的亚洲观不能够面对作为经济、文化、政治、社会之综合存在物的亚洲。一旦走出了理念性的范围,它就捉襟见肘。”我认为,这一评价是客观的,尽管有苛责之嫌。因为,竹内好撰写此书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历史反思,不是在各领域进行纯学理性探究。这一特性贯穿于他的全部论著。

另外,作者还对梅棹忠夫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评析,指出“梅棹忠夫的一系列著作彻底化解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它的价值不在于结论,而在于紧扣住生态史讨论文化差异,并且强调个人经验的重要意义……从服装的色调、动作的特征,到衣食住行的方式,都是区分文明的重要标准”。姑且不论意识形态是价值观等各种思想要素的总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可能脱离意识形态,而且按照德国学者伊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的诠释,“文化”显示的是各民族的差异,没有高低之分,而对“文明”的追求使各民族减少差异,寻求普遍。也就是说,文化使各民族“存异”,而文明则使各民族“求同”。按照阿尔弗雷德·韦伯的“社会历史结构论”, ,文明是被“发现”的,文化是被“创立”的。例如,牛顿发现而非创造了万有引力,释迦牟尼创立而非发现了佛教。第二,文明能突破时空限制,而文化受时空限制约束。例如,文艺复兴不是也不可能是古希腊文化的复兴,日本佛教不是中国佛教的翻版。也就是说,“文化”和“文明”并不是“同义语”。作者对两者不予区分,无疑将影响她在本书第三章强调的“建立另外一种关于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理论想象”。

「认识亚洲也有不同视角」

作者在《寻找亚洲》中指出了中国“比较通行”的几种东亚视角。

种是“传统儒学的视角”。作者写道,“在不同的国家里,儒学具有相当不同的内涵”。那么,各国儒学的“内涵”究竟有何本质差别?作者没有指明。我认为,这是一个缺陷。应该看到,其一,中国儒学的核心是“仁”,而日本儒学的核心是“忠”。因此,日本学者森岛通夫在《日本为什么成功》一书中,将儒教在日本的嬗变称为“宗教改革”。梅棹忠夫也在《77把钥匙:开启日本文化的奥秘》一书中指出,“日本的儒教和原来的儒教确有天壤之别”。其二,中国的“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而日本的“五常”是仁义礼勇诚。如果说“诚”和“信”是同义语,强调“智”或“勇”则归因于“儒士”和“武士”在中日两国的社会地位。其三,中国的儒教强调“孝”,按照梁漱溟的观点,“家庭伦理是中国人价值观的核心”。而日本汉字的“孝”原义是“善”和“高”,与家庭伦理无关。“孝”在日本具有今义,是在朱子学被江户幕府奉为官学以后。

“第二种关于东亚的视角其实受到日本的影响,即‘现代化’的视角。处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东亚地区,最终将一同走向同一个现代化目标。”但是,“现代化”在国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定义。例如,萨缪尔·亨廷顿认为,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化就是理性化。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于年指出,现代化是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整体进程,永远具有正向的矢量演化。也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化”视角并不单一,也未见得受日本影响。可以说,中日两国的现代化,并不具有同一指向。

“还有第三种视角,即关于战争的创伤记忆视角。”按照作者的观点,由于“国家利益”是一个很难简单跨越的掣肘,由于各国受制于本国历史脉络和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有关历史事件的评价,中日韩三国的学者很难有相对统一的论述。应该如何克服这一矛盾?作者写道,“笔者希望以今天我们身处其中的‘东亚’作为出发点,构想可以相对有效地观察战后至今的东亚视角”,并对战后即冷战及后冷战的东亚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她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冷战的实际历史过程与冷战的意识形态必须加以区分。因为,两大阵营的对峙很难以社会制度的标准衡量,而且“冷战”并不能概括二战后的整个世界格局。这些观点无可厚非。但是,或由于作者对冷战的本质、国际学术界有关冷战研究的成果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她“观察战后至今的东亚视角”,是有偏差的。作者写道,冷战就其本质而言,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封锁,以制掣苏联为主要目标。但不能不指出的是,冷战的本质是“非武力全面对抗”,不是“经济贸易封锁”。而且冷战分东西部两个战场,西部战场是苏美对抗,东部战场是中美对抗。西部战场对抗的起点是柏林危机,东部战场对抗的起点是 。 使美国转变了对日政策,也因此改变了东亚战略格局,使“历史记忆”成为影响东亚国家关系的“重大政治障碍”。这是不可或缺的“观察战后至今的东亚视角”。

《寻找亚洲》 一句话是:“只有立足于亚洲原理,场所拥有了灵魂,我们才能诚实地认识自身,认识世界。”作为亚洲“灵魂”的“亚洲原理”究竟是什么,需要我们继续“寻找”。

《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

孙歌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