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携茶具常幽绝”,有宋一朝,点茶的饮茶方式为时尚,斗茶之道盛行。王公贵族尚茶、崇茶,茶之皇家之气隐隐可见;文人雅士、地方官吏以相聚品茗为雅;平民百姓于市井街巷间提壶端盏。宋代茶文化真正走向社会,可谓“茶为举国之饮”。年4月16日贵州省礼仪学会在鹿冲关森林公园文澜院组织开展宋式点茶沙龙,看宋人风、雅心境。特此感谢文澜院领导对贵州省礼仪学会活动的支持!

01.

感悟宋人风雅心境

学员们在贵州省礼仪学会副秘书长,高级茶艺师汪艳霞老师的风趣讲解下,深入了解末茶文化。“以茶证史”,从茶礼、茶制、茶风尚、茶器、茶画、茶诗等多方面内容,纵横视野,看宋人风、雅心境。

02.

演绎宋代点茶

击拂茶汤,打出“雪沫乳花”,以茶为墨,绘心中山水,览文人风雅。

建盏:黑盏或紫盏,能衬托出白色的茶汤和茶沫。

茶筅:点茶时一种用来搅拌茶水的茶具(煎茶的竹夹演变为长柄茶匙,后再演化为茶筅)。

汤瓶:高肩长流的煮水器,为便于注水,宋人发明了高肩长流的煮水器——汤瓶。

茶粉:手工石磨研制的绿茶粉。

茶巾:行茶过程中,清洁器物和茶台的小茶巾,现在常见的材质多样。

分茶小盏:分茶(提字作画)时用来装膏状茶沫的小盏。

(以上图片为部分学员现场作品)

在陆羽《茶经》“五之煮”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茶汤沫饽的形状。“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花也,花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其沫者如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罇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花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若积雪,烨若春蔜有之。”

从陆羽的这一段文字来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在唐代,汤花并非是偶然形成之状。从后文中对汤花的分类来看,彼时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审美标准,而且是有极高的美学艺术。

沙龙回顾

点茶入宋,一盏风雅,让我们在一盏茶汤里,感受生活的情趣与雅致。贵州省礼仪学会今后还会举办更多健康,阳光,有意义的活动。期待我们以礼相遇~

编辑

陈昱臻审核

李俊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