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始终把旅游业作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战略支撑,把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实施培育市场主体、升级业态、提升服务质量、盘活闲置低效项目等“四大行动”,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今年国庆假期,贵州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65%和13.41%,位居全国前列。高品质乡村度假释放红利随着贵安大道建成通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平坝区夏云镇小河湾村,从一座宁静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为贵阳休闲旅游的“后花园”。贵阳市民刘华光一家,因为家里有九旬老人不便远行,是小河湾的“忠实粉丝”。“开车很近,小河湾地势平坦,又有山水田园,适合陪老人游玩。”刘华光说。今年8月,在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中,小河湾村榜上有名。这段时间,贵阳市乌当区偏坡村小米农家乐生意很火爆。往来吃饭的游客总要和老板张晓龙聊上几句:“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老板推荐推荐。”“穿过巷子后的荷塘,一直往上走,有布依大院、濮越香街、种子博物馆、烧烤场、农事体验区等;马路对面的花喵街、五姆地也可以去看看。”说起偏坡村的景观业态,张晓龙如数家珍。原先贫困落后的小山村,经过旅游升级打造,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展现广阔前景,日前发布的《贵州省推进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力争到年,创建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个,新增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农家乐家以上,打造50个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数字化向旅游场景加速延伸傍晚,几名马拉松爱好者沿着锦江一路前行。他们脚下的这条马拉松智慧赛道全长43公里,把铜仁市碧江区与江口县城相连接。据省体育局大数据办公室高级工程师黄易介绍,这条赛道由中国田协参与勘察设计,每公里设置智慧打卡站点,每5公里埋设芯片计时传感器。用户可通过在线注册领取芯片进行自我挑战,通过智慧打卡设备对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和成绩进行认证,在不聚集的情况下,在同一地点完成全天候自助挑战。铜仁马拉松智慧赛道“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情况下,这是开展体育赛事活动的一种尝试,跑道还在试运行阶段就受到了当地群众与马拉松爱好者的好评。”黄易说。丰富的旅游应用场景,对于新科技而言具有广阔的发掘空间。多媒体技术、三维全景技术、光影技术在旅游演艺与沉浸式体验领域得以大显身手。同时,游客还可以通过手机,轻松搞定旅游的各个环节。今年以来,火了朋友圈的《贵秀》,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与口碑的是其对声、光、电的科技应用。“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上线一年多来,不断优化门票预约预订、景区导游导览、旅游咨询服务等功能,通过“文旅消费券”“贵州温泉季”“文旅双十一”等一系列特惠营销活动,吸引商家入驻、游客体验。截至10月31日,“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累计访问量达2.6亿次,用户万人,交易订单近30万笔,金额达万元,预约门票万张。夜间旅游产品扮靓夜贵州“这周五晚上带孩子去青岩古镇还是天河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44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