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背篼平放在田坎边,率性地坐上面唠嗑;独自行走在红粱地里,不疾不徐地除着草;午后阳光正好,从衣兜里掏出一包烟叶,取出一片较完整的,用手细细抹平,卷一卷烟装进烟杆……走进习水县双龙乡青树子,总能感受到生活的静美和乡愁。青树子的农耕文化里,有一种未来叫“静待花开”。学会等待渴望,需要等待。夏日的午后,青树子村67岁的陆光文吃过午饭,静静地坐在院坝里,和邻居们唠着嗑。“红粱地里的草长长了,你不着急?”“除草需要过程,急也没用。”除了一早上的草,陆光文决定在中午休息会。一颗种子放到土里,等待发芽、等待开花、等待结果、等待收割,事情推进有着自己的规律,年年如此。对于等,青树子的陆光文尽管一字不识,可在农耕文化的浸润里,他有着足够的耐性。陆光文有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就是五张嘴,得吃。”早些年,土地严重不足,陆光文决定向石要地。每天天刚亮,陆光文就背着钢钎、二锤出发。“只要石头的缝隙里、石板的凹陷处有沙尘,就可以变成土块。”陆光文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土扒出来存好,在石板上凿出平台,找出小石块进行堆砌,砌完,把土回填,不够的,到水沟边上找冲积的泥沙,找腐烂的植物来补足。一颗种子就是一份希望。陆光文自己砌成的石碗土,最小的只能种一棵红薯。“每年多出几个石碗土,生活就多了几分盼头。”究竟砌了多少个,陆光文自己也记不清了。大概估算,仅杨田土一处,石碗土至少有个。“农民靠土地、工人靠机器。”陆光文耐着性子,以坚持不懈的毅力,向石寻土一寻就寻了30多年。回忆过去,陆光文用“入骨”两字来形容过去的30年。在他的眼里,“入骨”就像办完一件重要事情后,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躺在沙发,连指头都不想动。可最终,这样的苦难陆光文总能微笑着说出来。在青树子的农耕文化里,生活的磨砺,让他们养成了等待的习惯,不疾不徐。陆光文如此,陆明华如此,陆明权也是如此……青树子的12户农户都如此。懂得静心待,要静心。走进青树子,坡改梯勾勒出的山体线条、水窖围城的完美弧形、石碗土与石板的有效契合……在青树子的耕地里,总有找到一种精致的美。说到耕地里的这种精致,青树子的组长陆明华将记忆拉回到年。“听说可以实施坡改梯?”“要干就干好!”陆明华从年退伍开始,就一直带着青树子的村民干。干好成了他们共同的心愿。“我出去看过,别人的坡改梯干得漂亮得很。”陆明华的心里暗暗较上了劲。也给坡改梯工程注入了“美”的心理动机。为了生存而实行的坡改梯工程,在青树子的村民眼中,不再那么功利。需要等待,那就静下来。青树子的村民拿出绳索,规划着水窖的弧线、确定着石头的高矮、固定着石头的位置……为确保坎子的坚固,待每块石头不晃动后,才又开始砌下一块。“因为有着对美的追求,劳作便不再那么苦。”石坎子上,每一块只经过村民的随意敲打、从未刻意雕琢的石头,用自身的形状展现出天然的魅力,正是这些不刻意呈现的线条,加上石头的本色,组成了水墨般的画卷。“又不是吹牛,我们砌的坎子,还是要拿些地方来比。”说到坎子的漂亮,陆明华笑容满面,然后谦逊地解释:“主要原因是我们那些石头好,打下来成形。”坡改梯,青树子村民一干就干了整整四年。懂得静心,才能做好当下。“与其着急地乱砌,不如沉下来把基础打牢,基础好了,坎子才不会垮。坎子不垮,干的庄稼才有收成。”陆明华解释着坎子的这种精致。种水稻何尝不是这样?青树子的村民排成一整排,对着稻田里的线,将秧苗稳稳地插下去……永怀希望生活,要永怀希望。“那些年,我们沙沙饭都吃不起。”对于当年,陆明华记忆犹新,粮食只能吃半年,借半年。“有一棵草就有露水来养。”在农耕文化里,青树子的村民对土地有着天生的信赖。青树子村民开始在石板上寻地,石碗土逐年增多,情况渐渐好转,可生活依然拮据。青树子的村民学会了等待,却没有学会接受。坡改梯工程来了,他们抓住机遇进行坡改梯;坡改梯工程成功了,可缺水,他们集中力量修水渠;水渠修通了,可依然抗不了大旱,他们申请挖水窖;水窖水不能完全保障了,他们克服困难修建第二口……他们选择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坡改梯到每家每户修建第二口水窖,青树子整整用了11年。陆明华记不清11年里,因干旱庄稼多少次欠收,他只记得11年里多少次奋斗。青树子的村民相信土地上稳定的自然周期,冬天万物都会枯萎、死去,可春天一定会复苏。对于未来,青树子的情感周期与自热周期完美契合在一起,静待花开。“生活总要充满着期待。”在陆明华当队长的33年里,青树子的村民不仅吃饱了饭,还能杀上两头过年猪;不仅修建了公路,还建起了球场;不仅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还继续巩固了自己的四在农家……他们努力着,从容淡定地开创着属于他们的未来。走进青树子:遇见农耕、遇见美!文/向小东文字编辑/彭芳蓉视觉/实习生陈薇编审/李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51.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