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有哪些历史渊源?风俗习惯是什么?从彝族年和美食说起

彝族作为我国人口位列第六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韵味和古老的文化气息。彝族是上古时期分布于西部地区古羌人后裔,其民族构成中绝大多数都为古羌族。随着岁月流逝与朝代更迭彝族人,始终保持着古朴的民族本色。

在现代人眼中彝族是一个非常神秘的民族,无论服饰、饮食、文化、习俗,还是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风格与韵味。尤其是“火把节”与“彝族年”,更是给世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据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彝族人口已经达到了多万,这在我国人口总数中都占有很大比例。彝族人口数量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依然居高不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彝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体系。

目前,彝族主要聚居地在滇、川、黔、桂四省。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约有几百万彝族人,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域,彝族文化、习俗、风情表现得也最为明显。笔者认为神奇而又秀美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不仅孕育了一代又一勤劳勇敢的彝族人。

同时,也酝酿出了彝族悠久、朴素、多彩的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古老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民风民俗;以及独具彝族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实才是彝族最值得传承与呵护的宝贵财富。

彝族先民起源及历史背景

彝族作为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从古至今都以民族支系繁多而著称。这一点其实可以从彝族种类繁多的民族语言,以及其族人分布地域得到证实。虽然彝族的官方民族语言是彝语,但是却根据不同地域划分出了,6种方言、5个次方言和25个土语。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说着不同的彝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不同地域的彝族人,不仅无法正常沟通甚至连习俗都不一样。用“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去形容恰如其分。

一、“彝族”民族称谓变迁

笔者认为一个民族只有拥有统一的族名,才能让所有族民拥有向心力与凝聚力。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民族认同感。比如从上古时期开始汉族,就已经获得了统一称谓华夏民族,时至今日汉族人的民族凝聚力也非常牢靠。

而“彝族”最开始并不是彝族人的共同民族称谓,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多方踏查。并遵照彝族人共同意愿才最终确立了以鼎彝之“彝”,作为彝族众多支系的统一民族名称。这其实也是在彝族诞生几千年之后,第一次获得的统一民族称谓。

实际上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彝族先民自称,或其他民族对彝族先民的称呼非常多。夷、黑、白、红、甘彝、花腰、密岔等,这些对彝族先民的称呼不仅具有一定地域限制,而且也体现出了古代中原王朝对蛮夷之族的蔑视。

实际上聚居在不同地域的彝族人,在古代社会中也都有不同称呼。但大多数都会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但是分布于云贵地区的彝族人,一般都会自称“密撒”、“腊苏”、“糯苏”、等。

笔者认为从这些变化多端的彝族先民称呼中,其实完全可以窥探出古代彝族的发展轨迹。因为聚居于不同地区的彝族先民,之所以会出现不同民族称呼,除了与地域特色有很大关系之外,还与其生活习惯、文化习俗息息相关。

二、彝族先民起源历史

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拥有一段比较悠久的历史。在不同历史阶段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之下,不同的少数民族也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规律。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民族起源或发展史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壮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在历史发展变迁过程中都曾有过交集。这种现象的直接影响就是民族习俗,相对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十分类似。虽然民族不同或者说民族文化各有千秋,但是聚居于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少数民族,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绝对有相同之处。

关于彝族的历史起源直到现代社会依然各执一词,但可以肯定的是彝族先民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了我国西部的广袤地区。虽然彝族形成自古就有北来、南来、东来,以及云南土著说等众多说法。但是有一点却非常值得肯定,彝族先民与古羌人关系密切,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彝族主体都源自古羌人。

1.古东方大族“羌人”

传说羌人始祖是华夏人文初祖黄帝,最开始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在当时社会中普遍称之为“羌”、“西羌”、“氐羌”。据史料记载彝族先民也曾聚居于此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彝族源于古羌人,绝对具有比较真实的历史吻合性。

关于羌人的最早记始自殷商甲骨文,这说明早在殷商时期羌人就已经出现。换句话说可能彝族先民也已经在,中国西部聚居并开始繁衍生息。如果按照这个历史脉络去分析可以发现,彝族从上古时期流传至今,至少已经有多年的历史。

2.滇池、邛都境内的游牧民族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大约年的时间内,彝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区在滇池、邛都,也就是现代社会中的四川西昌东南。当时他们自称为“邛都”、“昆明”、“滇”等,彝族先民在当地主要依赖于农业或游牧生存。

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彝族先民,应该是比较纯正的游牧民族。因为彝族先民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沿着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等地,逐渐向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迁徙,这其实也是公元3世纪以后的一次民族大迁徙。

笔者认为彝族先民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逐渐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民族思想,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稳定的民族习俗和文化。这其实也为现代彝族人留下了,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任何民族在形成、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实都要经历很多挫折和磨难。源于上古时期古羌人部落的彝族先民,也经历了很多民族存亡的大事件。但由于古代中国西部拥有,比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对古羌人以及彝族先民的发展,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笔者认为彝族先民的民族发展史,其实也为形成彝族统一的民风民俗,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发展基础。现在社会中彝族人的很多文化习俗,其实都是承袭古代彝族先民。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改进,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讲依然不脱古风习气。

彝族先民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

彝族人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发展,不仅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而且也衍生出了独具彝族魅力的文化艺术。大家耳熟能详的叙事长诗《阿诗玛》,就是彝族人创作的研究彝族民族起源的重要文献。

这首叙事长诗以女主人公阿诗玛的名字为诗名,叙述了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贵族势力,以及彝族劳动人民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从这一点其实就可以看出,彝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在文学创作上,却一点都不比汉民族逊色。

如果翻开彝族历史长卷不难发现,彝族的文献典籍不仅浩如烟海,而且所涉及到的内容也十分广博。在文学、哲学、历史、宗教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被誉为彝族百科全书的《西南彝志》,是记录彝族历史与风俗的重要史籍。

笔者认为彝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其实就是彝族人思想与精神的重要体现。虽然在古代社会他们生活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古代中国西部地区。但是彝族先民却用饱满的热情,与大无畏的奋斗精神创造出了辉煌的民族历史。

一、彝族节日习俗

相信很多对彝族文化习俗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彝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就“火把节”以及“彝族年”。这两个极具彝族民俗特色的传统节日,不仅可以体现出彝族人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可以彰显出彝族人的民族风采。

1.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是彝族,一年一度极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这个极具彝族风情的节日主要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正常情况下这个传统节日要举办三天,不仅可以体现出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同时也可以看到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

实际上如果从根源上来讲彝族“火把节”,主要来源于古代社会中的祭祀活动。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举行“火把节”时也少不了祭祀行为,比如,在火把节当天彝族女性会将肥肉抛入火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祭火神,其次就是祈祷火神护佑平安。

实际上火把节最隆重的习俗就是,彝族青年男女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然后成群结队的到各个村寨以及田间地头游行。一边走一边把松香撒向火把,到了集会地点开始唱歌跳舞。当然,也会举行赛马、斗牛、摔跤的民俗活动。

2.彝族年

“彝族年”顾名思义就是彝族人的新年,在彝语中“彝族年”被称为“库斯”。正常情况下“彝族年”都需要在农历十月举行,时间与“火把节”一样也是三天。“彝族年”头一天晚上被称作“觉罗基”,过年当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之所以会做出如此的细致的划分,其实主要与过年时不同的习俗息息相关。“觉罗基”也就是“彝族年”前夜,全家人要聚集在一起杀猪、杀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期盼年人丁兴旺,并且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吉祥安康。

“库斯”也就是过年当天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祭祖,而且最为隆重的就是全村人一起“杀年猪”。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人畜兴旺、粮食丰收。在杀猪之后还要,按照“舍富”、“舍民”形式进餐。

3.彝族美食

笔者认为要谈起彝族地区的美食,一定会让大家垂涎三尺。坨坨肉、风味血大肠、烤小猪,坛子牛肉、连渣菜、荞麦煮粑等,都是具有彝族民族特色的美食。无论是哪一种食物都足以令人食指大动,很多去过彝族地区旅游的人,最值得他们留恋的其实也是彝族美食。

“坨坨肉”是一道迪庆彝族传统美食,这道菜可以用猪肉或牛羊肉制作。一般都会将肉切成二三两上下的大块,看起来就像是一“坨”化不开的冰一样。制作这种食品的时候主要以烹煮为主,在主要的过程中不放任何佐料。

等到完全煮熟之后捞起蘸蒜泥或椒盐食用,人们可以直接用手拿一“坨”肉吃。虽然看起来会有一种特别油腻的感觉,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却一点儿也不腻歪。事实上生活在彝族聚居地的彝族人,对这道菜都特别情有独钟。

结语

笔者认为彝族作为古羌人后裔,其实也沿袭了古羌人的文化习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性格非常粗犷,而且在控制美食的时候也会不拘小节。这种既蕴含原始韵味又饱含现代风采的民族风情,对于彝族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彝族风俗习惯的历史内涵》

2.《筷子摆放有学问——彝族习俗趣谈》

3.《彝族文化习俗影响下的传统彝居风貌》

4.《关于彝族取名习俗的文化心理分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