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是红色圣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遵义市相继建成赤水丹霞、湄潭中国茶海、汇川海龙屯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A级旅游景区数量列贵州全省第一。这些景区挖掘苗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成为贵州“文化+旅游+扶贫”的生动案例。
旅游带动扶贫,是近年来贵州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之一。年,贵州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多亿元,同比均增长30%以上,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增收。
从“荒茅田”到美丽田园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来到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沿着土篱笆和木栅栏漫步村庄,蔬菜大棚里满是花果香。在青砖黛瓦的黔北民居与充满陶艺元素的古朴街区里,往来游客络绎不绝,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花茂村的变化。
花茂村原来被称作“荒茅田”,一度极为贫困。近年来,通过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旅文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人与自然融合,村里美起来了,百姓富起来了。如今,花茂村已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
近年来,花茂村通过推进精准扶贫引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推进农特产品市场化,持续巩固脱贫成效。该村有26个村民组,户、人。截至年底,花茂村建有乡村旅馆40余家,余人从事旅游业。目前,花茂村已成功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当地通过开发陶艺制作、古法造纸等10多个体验项目,大力发展红色游、田园游,把一栋栋青砖黛瓦的黔北民居,变成旅游产业“孵化器”。
56岁的村民王治强以前以外出务工为生,勉强维持生计。年,他回家对自家老房子进行改造,创办全村第一家农家乐——“红色之家”。而今,王治强靠着农家乐每年就有余万元纯收入。
“现在一天收入都有上万元,10来个服务员都忙不过来。”王治强满心欢喜地说,“这日子,太舒服了。”
四代做陶、以陶谋生,花茂村村民母先才告诉记者:“自打记事开始,花茂村就非常穷,那时候吃饭都必须限量。”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母先才将土陶加工作坊从40平方米扩大到平方米,添置了电窑、电动陶轮,搞起了陶艺体验吧。前来体验陶艺制作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周末,一天能收入几千元,顶得上他过去一个月的收入。用电窑烧陶,不仅环保、省力,而且良品率高达99%。现在每年纯收入超过百万元,原计划需要20年才能还清的80万元负债,两年就还清了。他的土陶作品已成功入选遵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母先才本人也成为土陶技艺的传承人。
背靠瀑布发家致富
遵义赤水市,红军“四渡赤水”让此地扬名天下。而今,赤水呈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全新的全域旅游样本。
过去,由于交通闭塞,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是当地最贫穷的山村之一。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57户农户自筹资金成立了村级生态乡村旅游服务公司,在赤水大瀑布景区开发出一系列旅游配套项目,如今,黎明村成了当地最富饶的村寨之一。
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村支书王廷科告诉记者:“年,我们尝到了甜头,第一年收入达到了46.5万元,年突破了万元,到了年就实现了万元。黎明村以前人均收入不到0元,年的人均收入已经有元。”
6月15日,记者在遵义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景点内看到,苗族村民龚茜的住宿生意十分红火。
龚茜是土生土长的黎明村人,前些年一直在外务工,没赚到什么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前几年,看到家乡的旅游产业红红火火,她决定返乡创业,将自己的祖屋修缮了一番,开起了乡村旅舍。
“现在过上了衣食无忧日子,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平均每月都有0多元收入,旺季能到元,这生活有奔头呀。”龚茜一脸笑意地说。
龚茜是赤水旅发公司实施“大旅游、大扶贫、大发展”战略的众多受益村民中的一位。为让旅游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村民,赤水旅发公司实施“党建+旅游+扶贫”计划,按照“景区带村”等扶贫模式,将旅游业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在赤水大瀑布、四洞沟、燕子岩、佛光岩、竹海等景区,修建了个约1万平方米的商业摊位,无偿赠送给所在地村委会,再由村委会按需分配给当地村民经营,各景区摊位户均月收入在元到元。
旅游产业+就业扶贫
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以旅游开发为抓手,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等九项旅游扶贫工程。同时,通过金融支持、文旅融合、产业变革、社会力量帮扶等,鼓励各地优先推动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助力精准脱贫。
据统计,贵州已在66个贫困县开发旅游资源处,其中,在16个深度贫困县开发旅游资源处,建成旅游项目个。
贵州还出台实施乡村旅游建设管理三个省级标准,从旅游设施、旅游安全、主题特色等方面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进行“更新换代”,建成标准级以上乡村旅游村寨、客栈、农家乐等家。
年上半年,贵州乡村旅游总收入达.98亿元,同比增长33.8%,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4.1%。截至目前,贵州已实现旅游业带动就业98.64万人,帮助近9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