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图片来源:CFP)
央广网北京5月4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从它建设之初到如今向全球开放运行,都有一群人与它相伴:他们从青葱岁月到而立、不惑之年,把青春献给“中国天眼”,和它共同成长。FAST工程调试团队曾获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支建设“中国天眼”的青年骨干团队。
如果你博士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住在一个潮湿阴冷的山窝里,更重要的是,面对茫茫高山和窝凼,你不知道停留在纸面上的构想能否实现,此时,你会怎么办呢?这就是FAST总工程师姜鹏在青葱岁月时的境遇。“感觉盖的被子都能挤出水,只要住超过10天,浑身起各种湿疹。而且还有迷茫,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望远镜将来叫‘中国天眼’,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望远镜能不能建成?建成之后也不知道能不能调试成?尤其我这个人顾虑又比较多,调试成之后能不能有科学成果?其实都是不知道的,一切都在茫然中前行。”姜鹏说。
这只是个开始。年,FAST工程开工建设,一个个世界级技术难题摆在这群年轻人面前。超大跨度工程结构安装问题、对结构件制造的高精度需求、对索网超高疲劳性能技术要求……克服难题的过程便是各种破纪录的过程。姜鹏告诉记者:“我们可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钢索疲劳实验研究,经历了近百次失败,历时2年多,终于研究出适用于FAST的钢索。当然,FAST面临的不仅仅是材料的难题,包括它的建设。即便在平地上建造这样一台望远镜,其工程量也是相当浩大的,何况我们要在贵州的喀斯特洼地里实现这样的工程,所以,所有的施工方法几乎都是专门为FAST设计的。”
如姜鹏般从象牙塔走出便加入这个团队的人还有很多。现年38岁的孙京海,年以南仁东研究生的身份加入FAST团队,参与馈源支撑系统的仿真和实验研究。身为当时FAST团队的青年一员,他勇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确定了馈源支撑系统的控制方案,实现了望远镜性能指标。
“书本上的设计方法不好用,就创造新方法,通过几轮的测试、改进,对新设计的性能和可靠性心里就有底了。我觉得青年人有身体条件,有胆量,就应该勇往直前去创新,去解决困难,同时更需要老一辈的正确引领、信任和支持。”孙京海说。
37岁的清华学子姚蕊攻读研究生阶段便进入FAST项目组。在FAST建设期间,她基于扎实的索并联机器人专业,探索解决FAST馈源舱超重问题的创新方法,最终摒弃多年圆柱体形状的设计方案,和团队一起创造性研制出现在的“钻石三角形”馈源舱。姚蕊认为:“作为青年,面临科研方向选择的时候,个人爱好能和国家需求联系在一起是非常幸运的,将个人的科研发展和国家需求联系一起,是个人能力和国家实力的共同成长过程。”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零起步的科研项目,这群青年心中的疑惑和迷茫不比别人少。然而,他们坚守了阵地、不断攻坚克难,十几年只做一件事。团队成员潘高峰曾被问及工作艰苦、工资不高为何还坚持这样的人生之问。他说:“当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是觉得在这里工作环境还行、氛围也很舒心,工作也很感兴趣。后来,有次听到姜鹏老师作报告,我听到一个词特别亲切:情怀。可能就是这个原因,那么多科技工作者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在他们身上就是有一种致力于科学的情怀,让他们能够坚守下去。”
在这支青年力量不知不觉的坚守中,FAST终于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年10月,首次发现脉冲星;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年3月31日,向全球开放。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颗脉冲星。姜鹏曾经的疑问已得到解答。他说:“看似繁花似锦的背后蕴藏着我们大量的努力,包括最近几年青年一代的努力,我们连续三个春节都是在FAST现场过的。”
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到成熟稳重的中年,“姜鹏们”已成长为团队中的中坚力量。如今,这个约人的团队平均年龄39岁,而现场运行人员平均年龄仅30岁。他们在各自岗位守护着中国天眼,凝视苍穹。姜鹏说,团队里每个人与FAST都有长长的故事,但所有人故事的起点都是指向一个人——FAST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
“因为他,我们参与了这项前途未卜的事业,为之奋斗这么多年。我们经常有同事开玩笑:南老师挖了一个大坑,把我们多个人都装进来了。我突然觉得有点恍惚,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的大窝凼,好像又听到了南老师沉闷的声音对我说:‘姜鹏!你在哪儿?给我过来!’虽然我经常反抗,但他依然那么自信。这个故事的终点,好像又是这个故事的开始。”姜鹏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