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亚洲第一长洞”在哪儿吗?近日,年贵州绥阳双河洞国际洞穴科考新闻发布会在十二背后双河洞景区举行。最新成果显示,双河洞由年的连通长度.4公里刷新至.9公里,纵深由米刷新至米,从“世界第五长洞”跃居“世界第三长洞”,稳居“亚洲第一长洞”,同时也一跃成为“中国第三深洞穴”。发布会上,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双河洞第22次国际洞穴科考专家组组长贺卫发布了双河洞国际洞穴科学考察的最新成果。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洞穴协会理事长李坡和国际著名洞穴探险家、法国洞穴联盟驻中国代表、十二背后旅游区专家顾问让·波塔西介绍了具体情况。贺卫介绍,相较于年公布的数据,双河洞的联通长度和纵深增加,主要归结为以下两个原因:一是从年第21次双河洞国际联合科考活动后,双河洞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工作从未间断过,但因各种因素积压了一些数据未对外进行公布;二是随着探测进程的持续推进,此前的一些未连通洞道逐渐并入到双河洞系统,成为长度与纵深快速增长的主力军。据了解,目前“世界第一长洞”为美国猛犸洞,该洞长度达公里,探测了多年,而双河洞仅探测了30余年。那么未来,双河洞是否可能超过猛犸洞,位列“世界第一长洞”?李坡表示,按照目前双河洞的推进节奏,大有“望一争二”的赶超趋势,但实际情况并不简单。因为探测进程不是均一的,越向双河洞地心深处推进,在后勤补给与安全保障上存在较大困难,探测的节奏会缓慢得多,即越往后困难程度越大,但同时探测潜力也是巨大的。与此同时,随着探测进程的持续推进,双河溶洞群中部分未连通洞道陆续并入双河洞系统,且规模体量不容忽视,成为近年来数据增长的主要贡献源。综合判断,双河洞系统继续增长的潜力巨大。但是否能成为世界第一长洞,只能将答案交给时间。双河洞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温泉镇,洞内结构复杂,水洞、旱洞并存,洞洞相连,构成了层状蜘蛛网样的地质洞层。自年以来,来自法国、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洞穴学家与探险家,联合国内、贵州省内专家,对双河洞进行了22次联合科学考察。在近40年的科考探测活动中,发现了洞穴瀑布、卷曲石、石膏晶花、天青石等地质奇迹和大量洞穴生物化石、洞穴活体生物,为洞穴地质、生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且极有价值的珍贵资料。在新闻发布会上,专家组还发布了自年以来在双河洞发现的古生物化石及多处地质遗迹点成果。自开展科学考察以来,双河洞目前已陆续发现大熊猫个体化石40具,其中最老的个体距今至少10万年,最年轻的距今仅数百年,是除现生大熊猫生活区域外最晚的实物记录,表明数百年前这里还有大熊猫生活。同时,除皮硝洞中有大规模天青石分布以外,在新连通的簸箕岩等其他洞道新发现天青石分布点8处,均有着极高的生物和地质研究价值。(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吕慎陈冠合综合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动静贵州、绥阳发布等)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吕慎陈冠合综合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动静贵州、绥阳发布等责编:张永群编辑:王远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