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子说历史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国家,耳熟能详的歌词中也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说法。
其实,经过国家认定的民族确实只有五十六个,但是却并没有囊括我国的所有族群。如生活在贵州地区的“穿青人”就被认为是“未识别民族”,并没有明确的民族划分。那么,这个如此特殊的族群到底有着怎样的民族历史,又为何没有被官方认可,成为正式的少数民族呢?
聚居贵州,服饰为名
穿青人大都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人数规模已达几十万人。与其他被认定的少数民族不同,穿青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服饰上。
穿青人在早期曾被称为“里民子”,后来也被人称为“羡民”或者是“县民”,称为“里民子”,是因为穿青人的先民与贵州当地的“里人”(亦泛称“僚”)有关。
而在清朝的文献记载中,则把喜欢穿着青色衣服的他们称为“穿青人”,如乾隆年间的《威宁州志》,光绪时的《平选州续志》都明确提到因其“衣尚青”,所以“又曰穿青”。而这个称呼沿袭至今,已经成为对他们族群的特有称谓。
起源成谜,说法不一
关于穿青人的民族起源记录,最早可以在清朝初期的官方历史文献中找到,而在民间记载方面,早在清康熙三年吴三桂平水西之后,流传于民间的木刻唱本《水西传》记里就有了“穿青”这个族群的记录。
虽然关于穿青人的记录可以在各种史料中找到,但是穿青人的民族起源却也因为各种记载的不同而众说纷纭,成了至今未解的谜团。
根据部分穿青人的家谱、墓碑记载和传说,穿青人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又根据一些官方史料的佐证,一部分学者认为穿青人是明朝汉族征南将士与当地土族的后代,因此既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又有与汉人十分相似的地方。
然而,也有人认为穿青人的家谱存在着大量造假和矛盾的现象,比如不同的家谱记载的入黔时间前后颠倒不一,因此所谓汉人与土人结合的说法并不可靠。由穿青人的独特习俗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颇有相通之处,部分学者认为穿青人就是当地古老民族——僚人的后代,只是在发展演化时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文化习俗,别具一格
穿青人原先使用一种汉族方言“老辈子话”,然而由于历史沿革和汉文化的影响,穿青人已经逐渐放弃了这种方言,而是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
虽然穿青人在语言上的使用已经逐渐被汉人同化,但是穿青人的文化仍然多有保留,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自己的特色。
穿青人的服饰与汉人相比有很大差异。从前穿青人区别别于汉族的标志是妇女不缠足,喜穿细耳草鞋或者是反云勾鼻花鞋,脚扎青色绑带,穿三节衣,两节袖的滚花边大袖衣,拴腰带,戴大勾耳环,梳三把头。穿青人的服饰整体上体现了“穿青”的特色,颜色上多以青色为代表色。
穿青人的家庭结构与汉族人并无太大的差别,都属于父亲家长制,但是传统男女关系显得更为平等,家庭的男女分工和对财产支配一般是男子管外务,女子管家务,有“家有千贯,男掌一半,女掌一半“的传统习惯。
而在信仰方面,穿青人把山魈作为图腾,在许多生产、生活用具上都会刻镂图像,点化浮形。所谓“山魈”在穿青人看来算是猴子的一种,穿青人因此把猴子作为与民族相关的动物,不许被人们随意提到,侮辱更是不可触犯的禁忌,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敬祖宗,辱没先人的行为。
小结
穿青人因为族群起源争议不一和欠缺一些民族认定的条件,最终没有通过国家层面的民族认定,未能成为我国的“第57个民族”。
虽然如此,穿青人别具一格的文化风俗还是得到了国家的承认,作为“未识别民族”之一的穿青人在身份证信息中的“民族”一栏写的是“穿青人”,与我们不同。
虽然民族身份至今未能确定,穿青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仍然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护,学习、生活均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参考资料:《咸宁州志》、《平选州续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