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罗陈娟、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王晨阳、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单钢新、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负责人周宇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扶智、扶志与扶贫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李群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经过了八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文化和旅游部也在深入学习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在工作实践中,文化和旅游部立足文化和旅游优势特点,坚持把扶智、扶志与扶贫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我重点介绍两个方面情况:
第一方面,不断加大脱贫攻坚保障力度。
首先,加大了组织保障力度。文化旅游部党组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论述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部署落实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年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也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及时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且于年对领导小组进行了充实调整。这是组织保障上的。
第二,机制保障。这方面也在不断加大力度,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了分工协作、监测交流、督促检查、总结评估这四项工作制度,也印发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也出台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行动方案》等规划方案,从而提高脱贫实效。
第三,资金保障。“十三五”期间,发挥了政府财政投入的主体主导作用,通过戏曲进乡村、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等项目,还有旅游发展基金,共投入了42.96亿元,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旅游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第四,人才保障。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截至目前,累计选派文化工作者13.2万多名,培养1万多名文化工作者。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开展“订单式”人才支援工作、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项目,组织面向贫困地区培训班多期。我想,文化和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是一个非常重要方面,要不断的加强保障。
第二方面,发挥文化和旅游独特优势,制定帮扶政策,实施帮扶项目,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第一,在艺术创作和展演方面,发挥好文化艺术在扶志、扶智方面的独特作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加强扶贫题材艺术创作,推荐百余部扶贫主题作品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计划。艺术作品持续投入,创作也开始逐步显现出了成果。去年,像豫剧《重渡沟》、河北梆子《李保国》都是扶贫题材剧目,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今年,组织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同时,还开展了像“扶贫颂”为主题的美术创作,组织艺术家们深入基层特别是深入基层的贫困地区,通过美术作品来展现脱贫群众的新生活、新风貌。通过这些创作展演,使贫困群众们切实受到了鼓舞,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
第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目前,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的网络建设已基本全覆盖。实施“春雨工程”“阳光工程”“圆梦工程”三大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像“春雨工程”,就组织了志愿者大约27.56万人,开展活动1多场,服务群众多万人次。像开展的“戏曲进乡村”项目,每年为贫困地区大约1.3万多个乡镇配送约7.8万场戏曲演出。实施了“中西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这也为贫困地区基层文化服务点设施的提档升级发挥了很好作用。通过这些举措,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文化和旅游部还配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开展了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助力打通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支持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需要以保护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努力把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助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湖南省湘西州实施了“让妈妈回家”计划,让很多具有苗绣技艺这方面能力的妇女回家就业,既可以获得可观经济收益,又让留守儿童和老人得到关爱照顾,按照他们的话说,实现了“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又养家”。再比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像陕西省榆林市有个村,就是依托“公司+农户”模式,成立旅游公司承包村集体旅游资源,去年这个村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1.8万元,这个村是典型地通过旅游业发展,由穷村变成一个年收入近万元的旅游明星村。
“在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文化和旅游扶贫不仅是在物质上给予帮扶,更是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扶观念、扶信心、扶志气方面作用明显,助力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由‘等着别人送小康’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转变。
李群表示,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和年远景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继续发挥文旅优势,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着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好这篇大文章。
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
贫困地区往往是传统手工艺等非遗项目的富集区,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王晨阳介绍,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在推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当中,主要采取了推动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建设、培养带头人、推进产品销售、加强宣传推广等四个方面的举措,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支持各地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增强贫困地区的传承发展能力。文化和旅游部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区的发展情况,选取从业人员较多、适宜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充分发动地方政府部门、企业、院校、设计师等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目前,在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家,这些工坊为当地的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比如西藏自治区尼木县设立了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收益群众达多人,人均月收入多元。
培养非遗扶贫的带头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文化和旅游部在工作当中,将培育非遗扶贫带头人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培训,明确任务,持续推进,大力宣传,以点带面,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涌现出了一批带贫成效明显的非遗扶贫带头人,呈现出“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局面。比如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石丽平,她是松桃苗绣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学员,年她参加研培计划的学习以后,以她自己创办的企业为主体,培养了近1万多名绣娘,带动了28个乡镇名的妇女就业,由于带贫效果突出,她也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的奉献奖。
拓展非遗扶贫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通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关键节点。文化和旅游部积极调动企业、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协同发力,帮助贫困地区销售非遗的扶贫产品,带动脱贫攻坚和就业增收。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上设立非遗扶贫专区,支持各地利用传统节日、节庆活动在A级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开展线下销售活动,支持各大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多措并举帮助非遗工坊和相关企业拓展销售渠道,让非遗扶贫产品销得出去,让贫困人民群众切实从非遗扶贫中获益。据统计,非遗购物节当天,各大平台非遗产品下单数超过万笔,销售非遗产品超过万件,成交金额近4亿元。
加强宣传推广,不断提升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开展非遗扶贫的主题传播活动,支持“非遗扶贫品牌行动和优秀带头人”的评选、宣传,举办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论坛等活动,对各地非遗扶贫的先进典型进行各种的宣传和深度报道,用事实和数字说话,用群众的切身感受说话,体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同在全社会营造了
“在扶贫扶志方面,文化旅游部将持续发力,做好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转变这篇重要文章。”李群说。
文旅精准扶贫促经济发展助群众致富
文化和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罗陈娟介绍,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以补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短板为重点,以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为抓手,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扶贫的相关工作,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出台政策措施,推动文旅发展“思路”转化为脱贫致富“出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了《“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指导的意见》,积极推动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发展。同时,大力实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行动计划,通过支持重点景区景点的建设,带动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以及贫困群众的就近就业。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扶贫开发“力度”转化为民生改善“温度”。“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组织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累计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入亿元,支持新闻出版广电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项目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项目个,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个,显著提升了贫困地区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较好改善了广大贫困地区尤其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在切实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文化和旅游惠民、富民的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绿水青山“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创建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年和年先后会同文旅部,认定了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政策扶持、宣传推广、人才培训等举措,推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编辑出版了《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汇编》,总结提炼乡村旅游典型经验、创新模式,并且宣传推介,充分发挥了典型案例的示范带动作用。
深耕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文化“魅力”转化为乡村发展“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这个名录里累计收录了全国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本覆盖了我国革命历史文化遗存的大部分精品。印发实施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总体建设方案。在“十三五”时期,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6.8亿元,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会同文化和旅游部组织遴选了60个全国红色旅游典型案例,通过政府的平台和社会媒介,集中予以宣传推介,极大提升了红色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规划、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重点支持脱贫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基础设施补短板,推动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罗陈娟表示。
专项政策加快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振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中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同时也率先实现了复工复产,然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旅游业,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据单钢新介绍,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统筹经济发展和统筹疫情防控的政策,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一些专项政策,对接发改委、财政部,这些政策里面包括资金支持、金融信贷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稳岗就业政策,有序开放指引,特别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的恢复振兴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单钢新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持续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十四五”规划,抓好顶层设计,特别是对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推动市场振兴方面出台的政策,围绕“十四五”时期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通过中央预算内资金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还考虑结合明年建党百年和即将到来的冬奥会,抓重点、出精品,推进红色旅游,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特别是要和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开展全国冰雪旅游的推广活动,出台冰雪旅游的行动计划,推出一批冰雪旅游线路和冰雪旅游度假地。
另外,要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抓产品、出标准。一方面是立足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的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优化产品结构,促进旅游行业转型升级,推出一些国家级度假区。另一方面,立足大众旅游发展,适应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培育一些旅游消费的新热点。通过丰富大众旅游产品和线路,来更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多元化需求。比如,推出新一批的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推动像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方面创新内容、提质升级。
最后,推动科技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上月文化和旅游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互联网+旅游”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提出要建设智慧景区,通过做好分时预约、流量监测和数字导览等服务更好的服务大众旅游的需求。同时借助互联网力量做好整合营销,宣传推广一批新兴的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特别是要打造一批能够体现中华文化标识的国家级的旅游线路,助推文化旅游市场的恢复振兴,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求。
立足特点和资源优势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
文化和旅游扶贫跟其他行业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据文化和旅游部财务司负责人周宇介绍,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立足部门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工作,有效推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在策划实施文化和旅游项目的时候,重点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定点扶贫县倾斜,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改委一起实施的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就是以“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贫困地区村文化活动室则是针对贫困地区缺少基本文化设备的情况实施,财政安排补助资金20多亿元,按照每村2万元的标准,保证这些贫困地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今年8月,文化和旅游部还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文明办推出了一个大型的公益性媒体节目文化志愿者专列,以当时尚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主线,通过央视的新媒体平台来推介贫困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二是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推动当地文化和旅游的发展。贫困地区有一些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和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备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潜在优势。广西巴马是有名的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很多,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巴马利用当地生态优势,发展旅游康养和其他的生态型产业。现在巴马康养旅游已经初具规模,文化和旅游部还和广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起打造“巴马论坛”,作为中国东盟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巴马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文化和旅游部还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打造“直播+文化扶贫”“直播+特色文旅”等模式,推动消费扶贫、旅游扶贫。内蒙古的阿尔山是一个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边境市,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去看望戍边战士就是在阿尔山。文化和旅游部利用新媒体策划实施“阿尔山Dou是好风光“话题挑战赛,抖音播放量2.2亿人次,在当地有一句话,叫“放下锯子当导游,致富路上不用愁”,这就是通过文旅来助力脱贫攻坚,推动脱贫致富的一个真实写照。
三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扶贫。一方面,用部机关和各直属单位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程度,把扶贫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形成扶贫强大合力。年4月,故宫博物院利用它的影响力推动组织了宫灯复制品拍卖,筹得善款多万元,用于定点扶贫县的文化和教育事业。另一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包括社会团体、旅游企业构建一个大扶贫的格局,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消费扶贫、捐资助学、文旅扶贫等形式,支持定点扶贫县的发展。此外,还搭建良好的沟通合作平台,推动像中旅集团、中青旅、同程旅游等文旅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帮助当地高质量发展。
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献礼建党一百年
“很多贫困地区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在这些地区有很多的革命文化遗存,也有很多感天动地、感人至深的人物和事迹,将这些人物、事迹以红色旅游景点的形式予以规划和打造,对于弘扬革命文化、深化旅游业发展内涵意义深远。”李群说,“近年来,国内旅游发展非常迅速,与此同时红色旅游发展也非常迅速。今年疫情下,红色旅游人次不断攀升,可以看出红色旅游规划建设发展成效以及游客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关心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