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贵州青 >> 贵州青资源 >> 向上生长的力量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3162.html

每届志交会的项目现场展示都会吸引很多观众驻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凤莉/摄

精彩的文艺表演使得志交会成了志愿者们欢乐的聚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凤莉/摄

志交会的线上评审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杨宝光/摄

每届志交会闭幕式的表演都精彩纷呈。

图为志交会现场设置的与观众互动活动。

志交会上的各地项目宣传展示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凤莉/摄

上篇

从一棵幼苗到参天大树

志交会不断求新求变的背后

从年开始,每年的12月5日前后,正是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们聚集交流的大日子。

在一年一度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简称“志交会”)现场,青年志愿者汇集到一起参赛、交流、分享,宛如一个大party。

而今年,第五届志交会的东莞举办现场却显得有些安静。

没有了热闹的现场,没有了摩肩接踵的人流。一块屏幕成为连接评委和参赛志愿者的通道。一边在热情地分享、讲述,一边在专业地聆听、点评。

这看起来是新冠疫情的缘故,“逼迫”着志交会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但这只是志交会变化的表象。全国志交会创办短短六年,线下有形的志交会已无法承载愈来愈壮大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队伍,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呼唤一个新样态的志交会:不被现场束缚、不唯锦标导向、充分的展示与交流、更为专业规范的示范培育,甚至可以永不落幕。

年志交会的变化,正是一直以来志交会顺应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而不断求变创新的缩影。

破土

如果说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那么,志交会就是共青团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创举。

这个全称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的赛会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顺应社会的需求,在总结地方赛会经验的基础上升级迭代。

年,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20周年的有关总结中指出,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一方面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专业化程度不够。“尽管我们建立了非常完整的组织体系,但是仍然是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传统的共青团比较强大的领域的团员青年为主体的,对大量体制外的青年群体还是难以实现有效的覆盖。”

的确,志愿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需求、志愿服务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充沛的资源不能配置到合适的项目上,优质的项目吸引不到优秀的志愿者。

搭建一个平台,将全国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各种社会资源拉进来,进行展示、碰撞、对接,就显得尤为必要。

彼时,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成果有目共睹:大量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服务组织找到了互通有无的平台,无形中也成为共青团延伸的手臂。

共青团中央决定将这个地方大赛升级,走出广州,走向全国,拥抱更大范围的青年志愿者。

“通过举办志愿服务交流会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形式,打造一个集项目展示、组织交流、资源配置和文化引领于一体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综合平台,进而实现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制度化发展。”这成为了当时对于全国志交会的期待。

年,第一届全国志交会成功在广州启幕,在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中就如投下一颗石子一般激起了阵阵“涟漪”。

个优秀项目参与,区县、市、省三级项目遴选,个项目到广州参加全国大赛。大赛“不设门槛”,只要项目设计好,组织发展好,不管是团组织、社会组织还是草根群体,都可以参与。

这一下搅热了志愿服务的圈子,很多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在大赛上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同行经验、专家指点、服务资源、资金支持、公众认可……

那一年的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6号馆里异常热闹,来自31个省、市、区的志愿服务团队使出了看家本领。

在那里,有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