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军

春节还没过完,酒圈就闹出了三宗舆情。药捻子可长可短,事情可大可小,关键看事主怎么处理。摁住了,则万事大吉,风平浪静。摁不住,可能会波涛汹涌,最终把事主推上风口浪尖,甚至会被一炮击沉。

早年的三株,前几年的权健,去年的吴亦凡,都是前车之鉴。无一不是因为舆情危机处置不当,而被炮轰成渣。对了,如果非要再加一个案例的话,江苏丰县因为“8孩女”事件,或许会成为又一个被舆情危机碾压的反面教材。

在三宗舆情中,贵州国台酒业遭遇经销商“反水”闹出的动静最大

01经销商要和国台“掰手腕”

酒厂和经销商,本来双方实现联姻的目的是合作共赢,但对刚刚突破百亿销售额的贵州国台酒业来说,那股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年开局之际就显示出流年不利之象,根据媒体的报道,有且至少有20多家经销商要跟贵州国台酒业撕破脸,准备走上法庭“掰手腕”。

本应甜蜜的一对合作伙伴——经销商与酒厂,结果却走向反目成仇,究竟是因何而起呢?根据媒体的报道,事件的原因和焦点有如下几层:一是国台酒业单方面改变合同规定的产品配额,让经销商陷入市场被动;二是国台酒业违反合同约定私自延迟发货,经销商打款后不能按时收到货品,影响了自身销售计划,导致其亏损;三是国台酒业拖欠经销商的年终返点不予兑现,故意占压经销商资金;四是国台酒业店大欺客,向经销商硬性摊派和搭售国台关联企业的产品,增加了经销商负担。

02国台公关部该换人了

据业内人士称,国台酒业这次遭遇20多家经销商“集体反水”,如果引发连锁反应,起诉国台酒业的经销商或可超过百家。当然,一切都要看事态发展。果真如此的话,对国台酒业的危机公关处理能力和水平将会形成重大考验,如果处理不好,势必会发酵成轰动酒界的一次“舆情事故”。

至少从目前来看,国台酒业对这次舆情的管控和处理未见明显成效,至少是反映迟钝,客观上放任了舆情处于发酵状态——从搜狐财经率先爆出该事件起,至本文成稿时已经长达7天之久,当事人贵州国台酒业对此却依然没有任何回应,由其管理的两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