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瓢琴、牛腿琴、侗笛、木叶、芦笙等贵州民族民间乐器独特的音色中,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原人对于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以及朴素的民族情怀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贵州省民族乐团“交互式民族音画《高原·听见贵州》”的排练现场,一曲富含贵州民族特色的乐曲,让听众仿佛置身于苗岭大山的优美风光中、感受到贵州独特的民俗风情。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乐人才指挥培养项目汇报音乐会龙国洪在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摄影:田龙“作为一个生长在这片土地的贵州人,最熟悉、最依恋的自然是脚下的这片土地,而且我们贵州的音乐元素也非常独特,所以我更注重创作贵州题材作品,表达贵州人的情感。”排练现场,贵州省花灯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指挥龙国洪说。从歌舞之乡走上艺术之路龙国洪从小生长在毕节市金沙县,在这个多民族聚居地,村村寨寨的乡亲们都能歌善舞。耳濡目染中,龙国洪也十分喜欢唱歌,希望能走上一条艺术之路的他,16岁就离家求学,在中专开始进行系统的声乐训练,后考上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学习声乐和竹笛。年毕业,被评为全省优秀大学毕业生,成为省花灯剧院的一名演奏员。年,龙国洪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进修乐队指挥,毕业后成为省花灯剧院、贵州民族乐团的首席指挥。“刚开始指挥时,也有同仁对我的水平持怀疑态度。”龙国洪说。但团里的领导很信任地将几场大型剧目及大型音乐会的指挥任务交给了他,让他得到很大的锻炼,也让乐手们对他越来越信任和欣赏。不到10年的指挥经历,龙国洪的指挥作品荣获了文华奖、中国戏剧奖、多彩贵州金黔奖等多个大奖,个人荣获了加拿大国际音乐节一等奖、全国指挥金奖等奖项。传递贵州的独特声音在谈到贵州民乐时,龙国洪的目光看向了排练厅里摆放的乐器:“这是瓢琴、牛腿琴、芒筒,这是侗笛、侗琵琶……”他一一介绍,这些乐器都是从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收集而来,为了适合大型演奏又进行了调整和改良。龙国洪说,他在多年前就琢磨着用贵州民族民间乐器来演绎贵州乐曲,传递贵州的声音。年,乐团受邀参加中国侨联组织的“四海同春”活动,为向海外同胞、朋友展示贵州音乐的独特,龙国洪与团里其他几位创作者深入到贵州各村寨,收集民间乐器。当牛腿琴、芒筒、侗笛、侗琵琶演奏的贵州民乐在异国他乡响起时,观众们激动了。年,由龙国洪负责的贵州民族民间器乐室内乐项目“多彩贵州音乐行”受邀参加了“渥太华音乐无极限国际艺术节”,在渥太华演出了6场音乐会,用贵州民族民间乐器,演奏贵州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引起观众浓厚兴趣。现场一些观众还抑制不住好奇心,在演出结束后向表演者学习木叶吹奏。龙国洪个人还在艺术节上荣获第一名。看到贵州民间乐器演奏取得的轰动效应,更增添了龙国洪的信心,他与乐团的几位创作者一起,继续一边收集民间乐器,一边对这些乐器进行研究改良。从年到年5年间,乐团的贵州民间乐器已改良到了第四代,这一批乐器也在改良之后获得国家专利。年,在中国(国际)民族器乐艺术节上,龙国洪指挥以贵州民族民间乐器组成的大型编制乐队演奏了自己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乌蒙彝歌》,荣获综合类青年组唯一的金奖。“难以想象这些乐器竟发出了这样独特而优美的声音!”评委们说。表达贵州人的深厚情感除了在改良乐器上不断研究、探索,龙国洪更在如何创作属于贵州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方面举行了思考。多年来在贵州村寨采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激发了龙国洪的创作灵感,也使他对于民乐有了新的思考:“一说到民乐,往往是诸如‘描绘山清水秀’之类的词语,我觉得,民乐不应当只停留在写景抒情上,还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