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百里杜鹃,虽不见春夏之交的姹紫嫣红,却是漫山遍野翠黄交错。   “为保障森林安全,我们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节假日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护林员发现问题我们要及时处理,有时候要步行翻山越岭去执勤。”林间小道上,百里杜鹃森林公安民警高小祥正踏着落叶巡林归来。   高小祥告诉记者,近年来百里杜鹃生态建设稳中向好,离不开广大森林工作人员的细心看护。而他自己也因为坚守岗位,参加工作6年来没在家过一个春节。     美好生态需要建设,更需要保护。

百里杜鹃彝山花谷生态景观百里杜鹃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以来,林业局细化全区森林公安民警和名季节性护林员、名生态护林员、7名林管员的管护责任,配置了灭火弹发、灭火拖把把、风力灭火机20台、森林草原防火对讲机台、脉冲水枪8台、高压细水雾水枪4台,作训服套。协同各部门积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余株,完成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亩,实施退耕还林亩……   年,百里杜鹃森林覆盖率65.67%。   年,百里杜鹃森林覆盖率达68.02%,荣获“国家森林体验示范区”、“杜鹃花都”、“最美花海”等称号。   在花海研究和保护方面,林业局还与贵州师范大学合作,开展8种晚花杜鹃组培工作,现已完成瓶愈伤组织培养和株杜鹃扦插试验,种植月季亩。“为防止杜鹃花营养失调,我们经常深入林区调研,已发现本地杜鹃花的12个特有种类和40余个杂交品种,目前正研究如何保护和扩种。”从事杜鹃花研究30余年的老专家黄家湧说。     林子茂起来,生态美起来,群众富起来。

百里杜鹃大草原生态景观百里杜鹃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杜鹃花区之外的普底乡迎丰村,这个山高林密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群众近年来“靠山吃山”改变了生产生活面貌。   “我年在林下种植冬荪20亩,年收入0多元,今年又增加一亩多的种植面积。我邻居家散养了一百多只鸡,每年也是一笔收入……”迎丰村村民黄海告诉记者,依托山林念好“致富经”,他们这两年的增收路子越来越宽了。     据了解,迎丰村除了村民自发依托山林发展种养殖外,还通过“反包倒租”的方式给群众流转土地余亩,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高山有机白茶。茶苗、肥料等一律由公司提供,整个过程中,群众可以务工增收,可从村集体承包茶园管护。

迎丰村林下生态茶园汪瑞梁摄

“我们每年每亩地可得元管护费,还有元流转费,我今年在茶园务工的工资将近3元。”说起发展林下经济的收入,迎丰村村民李光敏乐开了怀。   “我们始终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保护绿水青山和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让生态建设真正做到惠民、和民、富民。”百里杜鹃林业局副局长沈阳说,近年来林业局致力于建好一支管理队伍,用好生态护林员和村管员“两员”,做强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生态补偿三大产业,不断促进百里杜鹃绿色大发展。   据悉,从今年开始,百里杜鹃林业局计划每年发展林下经济0亩,力争到年全区林下经济发展达到15万亩,综合产值达到4.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达元以上。   有了大自然的绿水青山,才有群众的“金山银山”。     据了解,百里杜鹃林业局计划今冬明春完成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人工造林亩,明年5月底前完成封山育林亩,加快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亩,让百里杜鹃的绿水青山永葆“最美容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汪瑞梁

编辑顾野灵

编审李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