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传统的吉祥物,鲤鱼、仙鹤你肯定了解,但有一种鱼,锦衣卫要把它绣在官服上,台湾的雅美族每年都要为它举办祭祀活动,年年有鱼最开始也是说它,却很少有人知道,飞鱼,其实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吉祥物,那么,飞鱼有哪些有趣的传说故事呢?

吃飞鱼可以当神仙

《拾遗记》载,“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二百年更生。有个宁封宁先生,他活到一百岁的时候跑到一个叫洹流的地方钓鱼,这地方很怪,没有水全是沙子,人走上去会陷进去,谁也不知道有多深,有风天气沙尘扬起来就跟雾一样。

不过有样好,里边全是飞鱼、飞鳖,还有青色的石荷花随着风起伏,一根茎上就有片叶子,0年才开一朵花。

宁先生钓飞鱼毕,回家,吃鱼后死了。过了年又活蹦乱跳了。跑青城山当起了道士,人称龙跷真人。

有个黄帝是他的超级粉丝,哭死哭活要跟他学艺,他先是推脱,让黄帝去找另一个道士。

黄帝不肯,只好扔下一本《龙蹻经》溜了。黄帝念了经,会呼风唤龙了,每天游山玩水的认识许多神仙,邀请他们跟自己合伙打仗。

也给宁先生封个官,天下兵马大元帅,管天管地管山神。怎么个管法,他发明个像沙漏的玩意儿,里边不流沙,流水。

神仙上班时没水,神仙下班时水来了。可见这位宁先生是早九晚五的最早实行者。他还管烧陶,他是天底下第一个烧陶的。

有一次他烧陶没看住火候,火大了,一把火把他也烧没了只剩下几根骨头。不过,也有人说宁先生是烟遁了,有人看见他被烟捧着上天了,其实他吃飞鱼那次就已经是神仙了。

飞鱼是“指南针”

晋朝有个吴隶,在云湖边上筑了个泥坝捉鱼。突然听到天上有人呐喊:“今晚上有条飞鱼要进湖,你不要杀它。”

说完飞鱼就来了,后边跟着黑压压的鱼群。吴隶高兴得直跺脚,这么多鱼能吃到嘴抽筋,一榔头下去把飞鱼砸死了,扛着就往家跑,烹煮炸炒炖,准备过嘴瘾。

刚到家屁股后头就刮起了大风,雨点像石头一样落下,霹雳一个接着一个。吴隶跟没事人样,爱干吗干吗去。

早上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也没发现有什么变化,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树上没叶子了全是鱼,倒是省下再到云湖边上去筑泥坝了,快快乐乐捉鱼。

这故事是张岱讲的,大约“男人靠得住,母鱼都能上树”就打这儿来的。

飞鱼能治病

唐朝时候,有个叫唐敖的周游海外,看见渔民捉鱼,挺大个儿,刚扔到岸上,那鱼就腾空而飞了。

老唐大概看过《山海经》,知道这鱼可以治痔疮,打算买几条回去给家里有痔疮的每人上一条。

却让朋友拦下了,告诉他宁先生吃的就是这种鱼,如果也稀里糊涂死上年可怎么办?老唐只能罢休。

歙州赤岭有条大溪,当地土著在那里造了条横溪,在溪上张网,夜里飞鱼飞到这里如果穿不过网就变成了石头。

如果逢着下雨,那石头就会变成红色。这不活脱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原型吗?事实上,歙州的这种飞鱼样子就是鲤鱼,只不过多长了个鸟翅膀而已,它的叫声也像野鸡。

它有个文雅的名儿,文鳐。“文鳐夜飞,霞红电赤。直上龙门,何愁点额。”贾岛曾见过它遨游大海,白天在西海上游,夜里在北海游,成群结队游,飞过海面时就像老妖起大风。

吕不韦最爱吃这种飞鱼,觉得它美味极了,而且还能省糖和醋——自带糖醋味。这种飞鱼能治癫狂。

想当年曹操如果能遇到它就不必杀华佗了。可惜这鱼难得一见,能见着它的年景必然是丰收之年,“年年有鱼”就打它这来的。只是后来才演变成鲤鱼金鱼等鱼。

贵州也有过飞鱼,叫鳛鳛。和文鳐不一样,它更像十个翅膀的大喜鹊,遇见火就叫,叫起来也像喜鹊,人们用它来防火。

防火防盗防喜鹊,吃它治黄疸。甘肃天水的飞鱼蠃鱼和文鳐、鳛鳛正相反,遇上它会倒大霉的,遭水灾。虽然它的叫声很美,像鸳鸯。

飞鱼都是普通鱼变成的

金朝时候,济源河里有鱼飞,飞起一条,鸟捉一条。不光鸟捉,人也捉。捉了就吃,吃完了,也没见着变神仙。

还有个安贤镇,平时不刮风,一刮风就飞鱼,有人在院子里打瞌睡,醒来时满头鱼。

其实,这种事春秋时候的陶朱公范先生早就知道了,他有一招治鱼飞,养鱼的时候,在池子里放几个鳖,那鱼没一个敢飞的。

飞鱼的祭祀之礼

台湾高山族有个部落叫雅美,他们每年农历四、七月会举行飞鱼季谢鱼王。早上祭典时,女人穿着礼服在岸上,男人戴着头盔拿着长刀在船上杀鸡,唱招鸡歌。

祭祀时,船员们集体睡,祭祀完,各回各家。白天一家人出外捕飞鱼。吃饭时淡水煮三条飞鱼。

不开膛破肚,不往海里扔石头,不叫唤不打闹,不吃其他鱼也不吃豆子、姜、柑桔,吃时候合家默祷。其他飞鱼晒鱼干。

七月初一后不再捕鱼,这天打扫院子宰羊祭祀。十月十四后,连鱼也不允许吃了。家里藏着的鱼干,都扔到野外。

而且,在飞鱼季期间,有一个习俗让人听了非常脸红,绝对不允许啪啪啪。

飞鱼与飞鱼服

飞鱼还被制作成服装和日常用品的样式。比如明朝锦衣卫的官服飞鱼服,其他人是不允许穿的,除非皇帝允许,如果私自穿了,不管是你是公还是侯,一律治重罪。

后来才有规定二品以上的官允许穿。

至于日常用具,宋朝有种飞鱼袋,用来装弓箭的,小李广花荣就使唤这玩意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