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能为助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尽一点绵薄之力。走进大扶贫一线,我们能最真切地感知变化,会有不尽的灵感,会有不变的情怀,在我笔下,不竭地流淌和歌唱。走下去。去大扶贫一线,寻找我们的诗和远方。”
——张兴
大扶贫一线手记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兴
书号:
ISBN-7---8
定价:39.00元
走下去,才会有“诗和远方”
——读张兴的《大扶贫一线手记》
文∕程立
张兴又打来电话了,声音里依然充满着激情和信心。这次釆访的地点是黔西南州安龙县笃山镇的王院村,他以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敏锐视角,肯定地说那里有很好的故事,值得去走一走。
每一次“走下去”之前,张兴总要打电话给我,兴致勃勃地讲述他的釆访设想,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目的、意义等等,非常周密,一通话便是很长的时间。每一次,我放下电话,总是感慨万千,敬佩张兴那种高度敬业的精神。
一位六十多岁的文化人,退休之后,仍然笔耕不辍,带着病体,跋山涉水,自愿自费踏遍贵州的山山水水,走村串户,与村民谈心,与村干部交流,写出数十篇采访手记,编辑成册,出版了《大扶贫一线手记》第一辑(年9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文军扶贫”的重要成果。我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得以先睹为快,十分荣幸。
这本书,收集了36篇手记,36个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了这场贵州农村大变革的时代风貌,提炼了了典型的事例,描绘了鲜活的人物,道出了感人的故事,既反映脱贫攻坚的火热场景和人物事迹,又对现实中的问题和困惑提出自己的思考。张兴撰写的这本书,满怀真挚的感情,用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讲述了贵州的好故事,为“文军扶贫”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院村一直是张兴牵挂的地方。第一次到王院村,是在年6月。那是“文化扶贫”的一次行动。王院村的小堡营学校就坐落在石山里,校舍建在石头的台基上,通往学校的小路也是“顺着石纹抠出来的”。这是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往往都是深度贫困地区。校长也像块石头,说话掷地有声:“别小看了这个学校!这里走出去几十个大学生呢。”听了这句话,张兴心里清楚,这其中的后面,一定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第二次到王院村,是在年3月底。这次去,他是要去采访王院村的“第一书记”陈厦。贵州的脱贫攻坚,最难的就是喀斯特深山区,而王院村就处于麻山腹地,交通不便,土地稀少,贫穷落后。“有人说,王院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头。植物可怜巴巴地长在石缝里,土地被石头分割得七零八落。恶劣的自然环境,出乎我的意料。”但是,陈厦不畏艰难,与村干部一道,带领村民,提振信心,积极发展产业。她开展“党团联建”,打造“脱贫攻坚青春联战队”,这两个新生事物,使王院村显现生机,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张兴说,每一次走下去,都会有很多收获。看到农村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他打心眼里高兴。从去年底到今年4月份,张兴奔波于各地,不停地往农村跑,他说他要提前完成《大扶贫一线手记》第二辑的撰稿任务,给我一个交代。我也告诉他,一定要注意身体。经过他的努力,目前书稿已完成过半,他高兴地告诉我:“看来,在今年10月份拿出来,是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