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过去正符合那句‘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顺口溜。”威宁自治县板底乡雄鹰村第一书记袁博这样回忆道。

年3月,袁医院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了这个位于乌蒙山脉的贫瘠落后的彝族聚居村。

袁博(中)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

板底乡属威宁自治县7个极贫乡镇之一,雄鹰村更是板底乡最落后的一个村,土地石漠化、季节性缺水、农业产业脆弱、交通通讯不畅。而如今的雄鹰村已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年荣获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毕节市腾讯旅游“向黔一公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村建档立卡户个贫困人口已稳定脱贫。

雄鹰村的华丽转身,得益于袁博驻村以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带领村“两委一队人”强基层抓党建,实现了“四个转变”。

由“队伍弱化”向“精兵强将”转变。村子穷与班子弱常是一对“孪生兄弟”。刚到村里袁博就发现村干部有不同程度的“不作为、慢作为”现象,而且也不愿接受她这个“外人”来指指点点。为了打通思想上的沟壑,袁博主动来到地里与村民一起种花椒,爬山涉水她总走在最前面,走村串户她总最勤快,困难问题她总最先想办法,干部们看她那么吃苦耐劳都被感动了,渐渐地她凭着和蔼的态度、扎实的作风、真诚的情怀受到拥护和爱戴,从一个“外人”变成“两委一队”的主心骨。

袁博(右)对留守儿童进行功课辅导。

由“基础薄弱”向“蓄势待发”转变。袁博通过深入走访调研,发现雄鹰村的一些劣势也恰恰是优势。但那时村里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处处烂泥路,水不通,房屋老旧。为了把资源“送出去”,把财富“请进来”,袁博开始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组组通”道路建设30余公里.11万元,串户路院坝硬化户全覆盖;实施危房改造72户,房屋修缮户,厕所修建个;完成覆盖全村的产业用水管网建设;推进村小学和村卫生室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确保百姓“3+1”保障的同时,也为雄鹰村展翅高飞插上了翅膀。

由“经济空壳”向“破零复壮”转变。雄鹰村合作社过去是“空壳合作社”,经过深入学习产业发展“八要素”,袁博最终把带领百姓脱贫的切入点放在了巍巍青山和广袤土地上,一定要向绿色生态要效益。她多次向各级党委政府、派出单位和帮扶单位申请项目,协调了种养殖项目、经果林项目、林业项目等资金万余元。年,袁博带领村干部种植荞麦。年成立毕节市雄鹰扶贫有限公司,形成“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特色高效农牧业,贫困户可从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股东分成3个层面受益,年雄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荣获威宁自治县优秀专业合作社。

由“简单输血”向“持续造血”转变。雄鹰村有一个“买东西不用钱”的心连心扶贫超市特别引人注目,农户靠文明道德风尚换取积分再到超市换取物品,这是袁博落实“志智双扶”的一个缩影。袁博联合村里其他干部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的措施,加大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年雄鹰村为鳏寡孤独户建成2栋12户感恩楼、贫困户务工输出达人、建成国储林项目余亩、辍学生动态清零、新增易地搬迁15户81人等,切实将各方力量团结凝聚起来,既扶贫又扶志扶智,既治穷又治乱治散,有力地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袁博为党员上党课,带领党员重温誓词。

驻村两年半,袁博把心血和汗水、智慧和力量、激情和干劲都倾注到雄鹰村的各项事业中去。在村里,她每天几乎都要工作12-16个小时,大雪大雾凝冻、摔泥坑摔手机、深夜走访、点蜡烛熬夜都已是家常便饭,田埂上、院坝里、百姓家都留下她忙碌的身影,也建立起村民对她深厚的信任和感情。

“自从袁书记来了之后,我们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工作精神令人钦佩,没有她就没有雄鹰村的今天。”雄鹰村村干部说。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如今,这个偏僻小村摇身一变成了脱贫奔小康的“样板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贵州日报、贵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村公所挂上崭新的国旗,党员佩戴着闪亮的党徽,屋檐下篱笆旁到处是浓浓的乡愁,村民脸上喜笑颜开,青山绿水一派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我就越是要把它啃下来,现在我终于完成了组织交给我的任务,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袁博说。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覃淋

编辑 罗亮亮

编审 李坤 李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3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