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屯堡古镇,坐落于贵州安顺平坝境内。早在元代,这里就成了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饭笼驿。明洪武十四年(年),朱元璋一声令下,颖川侯傅友德领兵30万,浩浩荡荡,踏进大西南,征讨云贵,“若兵食尽资于民,则民力重困。”于是,明军就在天龙大量屯兵。
一直以来,我总想去寻觅多年前那个细节:戍守天龙的将士,当他们知道自己永远回不去时,一个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是如何的泪流满面?当他们晓得亲人们也将远赴高原时,是相逢的喜悦,还是无尽的伤感——远在千里之外,世代居住在江南的人民,即将永远背井离乡。一把锁把青砖四合院锁起来,带着自己的生产工具和技艺,捧一捧江南泥土,装进衣袋;喝一口江南水,藏进心里。坐牛车,或步行,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远走他乡……年悄然而逝,站在高处远望,天龙屯堡古镇,一片一片的白,如茫茫的秋水一样。走进天龙,石头的街,石头的房,石头的瓦,石头的墙,石头的碾,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石头的缸……昔日来自江南似水柔情男女,把天龙造成了石头的村庄。
从“八”字形的朝门走入屯堡人家,在石头筑成的四合院里四望,正房高大雄伟,厢房紧依两旁。那活生生地镶嵌在石头里的蝙蝠、梅花鹿、麒麟、喜鹊……木制的花窗、花板、垂花柱,石做的吊脚楼,仿佛走进了江南人家,又仿佛一个千年的梦,似幻似真……
行走在街巷间,脚叩石头生出“啼托啼托”的脆响,如绵绵细雨,又如窃窃私语,诉说着思念的缱绻悱恻。街巷阡陌纵横,互相交错,恍若迷宫一般。靠着巷子的墙体,有无数的小窗户,既能让屋外的阳光射入屋内,又形成深邃枪眼。巨石铸成的石拱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到兵器加工场(本地人呼之为“打铁坑”)走一走,在那烽火台残垒或是古城墙边靠一靠,年的风霜雪雨,刀一样亲吻石头,擦落的一层层石屑,如天上的云朵,迷失在风里,不知归路。然而,曾经的刀光剑影,杀声、哭声、笑声,仍然时隐时现,清晰可听。
地戏,屯堡人称“跳神”,因其演出以平地为舞台而得名。演地戏主要以跳和唱为主,多以古战事为内容,如《三国》《薛仁贵征东》《杨家将》等剧目。面具雕刻极为精致,造型分为老将、文将、武将、少将、女将五色相,形态各异,老将庄重稳沉,少将英俊潇洒,文将气质儒雅,武将面相威猛,女将秀色妩媚。演出时,一人唱,众人和,唱腔高亢粗犷,或激情悲壮。打斗起来,动作变化多异,套路有数十种之多,如理三刀,抱月,挑枪,闭棒,踩钗等,观起来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地戏,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是屯堡人的一种思念,遥远的,痛楚的,百转千回的流连。坐在天龙的石凳上观赏,背插背旗、身穿彩裙和战袍的屯堡人,或主将单打独斗,或双方兵马缠在一越酣战,擂鼓声,喊杀声,惊天动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岁月如流水般逝去,多少英雄早已灰飞烟灭,你方唱罢我登台,成也好,败也罢,全都付诸笑谈中。
如果说地戏是“戏剧活化石”,那么,屯堡女人就是活历史。如江南水一样蓝的花布衣裳,宽衣大袖和大衣袍,领口、袖口、前襟边缘镶嵌的刺绣花纹,系于腰间而两端垂于膝弯的织锦丝带,长发挽成圆网罩于后脑,上有玉簪等首饰,无不透显年前江南凤阳女人的身姿。游走在天龙屯堡的街巷,屯堡姑娘,梳着独独的一条辫子,清纯、俊俏而略显羞涩。腰间系着布带,微风吹过,飘逸翻飞,韵味无限。那些妇人,她们人人头挽发髻,银做的细练簪绕髻一圈。或青或白的头帕,把秀发包起来。缀着花边的大袖长袍,朴素,大方。丝绸做成的腰带,在行走中飘起来。
屯堡女人,婚前与婚后的装束各不相同,年不长,也不短,山里的石头在风吹雨打中一层层地脱落,不断地褪去了原有的光泽和模样,露出了或灰或黑的沧桑。但是,无论是少女或是妇人,屯堡女人的衣裳永远以蓝色为主调。在石头的影子里和她们相遇,让你真切地懂得,什么叫执著,什么叫海枯石烂、天荒地老。“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不改鬓毛衰。”而屯堡人永生永世都不可能回去了,但是,那浓浓的略带卷舌的江南乡音,痴心不忘,永世不改。
石头里的江南,望眼欲穿,坚硬如水。
文/卢仁强
图/蔡文武彭志兴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邱奕
视觉/实习生曹芳芳
编审/李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