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心理学教授,因梦而生疑,逐开启了红学探秘之路。他运用其擅长的精神分析技巧,如同探案般精心梳理故纸堆,在一些线索中寻找和思考,最终找出了《红楼梦》的“真”作者。这一切过程,他写在了《红楼梦圆——一个心理学家的红学探秘》(以下简称《梦圆》)这本书中。“真作者”是谁?可信吗?
——题记
在红学界,自胡适以来的主流派系都是坚持《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但是持“去曹说”观点的也大有人在,《梦圆》的作者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他是从什么线索出发来寻找“真作者”的呢?他说——
“当然《石头记》中的第一道具:青埂峰下石头以及石头变成的宝玉。”“这肯定是《石头记》中一开始就有的内容,肯定是原作者所写,也肯定寄托了他的最主要的信息。”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最早的书名是叫《石头记》,开篇提到女娲氏在大荒山元稽崖炼石补天,炼出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独剩一块未用。此石后来通了灵性,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逐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据此,《梦圆》作者认定,“未能补天”就是“真作者”最基本的自我比拟,而“补天”就象征着“候补帝王”,应该是王室子孙,或者是太子,或者是皇帝。为什么没能“补天”呢?一定是遭遇了重大变故。从这个线索进一步梳理,与历史陈迹中可能的“原型”逐一对应,最终确定此“真作者”就是明代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说起朱允炆,可谓是历史上最悲催的一个皇帝了。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其父朱标太子病故后被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继位称帝,时年21岁。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书生气十足,温文尔雅,仁慈但懦弱,且有点优柔寡断。他登基不久,即在亲信大臣的辅佐下,施行政制革新,改变祖父的一些弊政,施行一系列利国惠民的新政,史称“建文新政”。
但是,由于朱允炆的过于仁慈和优柔寡断,在“削蕃”这个重大问题上,措施不当又没把握好最佳时机,使得势力雄厚的燕王朱棣(朱允炆的亲四叔)趁机以“清君侧”之名,举兵反抗朝廷,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变”。
这场“靖难之变”给朱允炆带来了灭顶之灾,仅仅四年的帝王之旅即告结束,并且生死未卜下落不明,以至成为至今未解的一大悬案。
《明史》上关于朱允炆的下落说法矛盾,一说他死于宫廷大火,二说他逃出了宫殿。而一个普遍通行的说法是,他逃出宫殿出家为僧,但去向不明。这也成为朱棣的一块心病,登基不久就派锦衣卫四处寻访,终是无果。永乐五年(年)朱棣秘派胡濙(时任户科都给事中,后升任礼部左侍郎,是建文时期进士)专事暗访朱允炆下落,竟长达16年,直至永乐二十一年(年),胡濙回到京城连夜去见了朱棣。自此,朱棣收回了密令,不再追查了。史学家们认为胡濙一定是找见了朱允炆,并确认其已无复辟帝位的想法,朱棣从此得以彻底放下了心。
史上还有一个说法,明英宗正统年间(即公元年)太监吴诚发现了朱允炆的踪迹,此时的朱允炆年逾六旬,一身僧人打扮,并亲口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此时永乐皇帝朱棣已死去十六年了,当朝皇帝是朱棣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按辈份朱允炆是他的叔爷爷。
朱允炆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悲凉的一位皇帝。他只坐了四年的龙椅,就被自己的亲叔叔举兵推翻,躲藏了大半生,敲了几十年的木鱼,并且经历了一次次被追杀的危险!
这样惨痛的“人伦巨变”,也比较符合《红楼梦》故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建文朝的倾刻间覆灭,也恰好对应了书中关于“末世”的说法,朱允炆也很像青埂峰下那块未能补天的“顽石”,而朱允炆出家为僧的命运也和贾宝玉最终出家的结局极为相似。是巧合还是牵强附会?
我们都相信《红楼梦》是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写实小说,书中的许多故事情节和生活细节,完全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很难写得出来的。但同时我们也知道,《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巅峰之作,能够创作出这样一部巨著的人,无疑是才华相当出众的文学大家。如果朱允炆是原稿作者,那么首先必须确定他是否具有相应的文学水平,否则一切都是空话。那么,他的文学水平如何呢?
有个关于朱允炆的传说流传甚广,说是有一次太祖朱元璋与皇子皇孙们在宫内欢饮,以月为题咏诗,朱允炆收束两句为:“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诗中境界大异帝王之家堂皇气象。太祖心有不悦。后来又令作对,出句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道:“雨打羊毛一片膻。”太祖闻言,面色顿变。燕王朱棣却上前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太祖龙颜大悦,不禁叫绝:“好对语!”恰是冠冕堂皇。
这个传说我觉得不太可信,因为朱棣是个武将出身,战场厮杀是把好手,文字功夫应该不如朱允炆,如果把他们两人的对语互换一下还说得过去。史载朱允炆“擅长诗文”,但是我们却无从找到他公开的诗文,难以分辨,也没有其他人的间接资料可供参考。据说朱棣登上皇位后,为了消除建文朝的影响,把建文时期的档案史料全部销毁了,所以很多真实情况难以知晓。我曾看到过一首诗,据说是朱允炆避难贵州金竺(今贵州广顺)时所作:“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还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薇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温。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这首诗也很有帝王之气,但并非算得上珠玉之笔吧!也是远不能与李后主、宋徽宗们并论的。当然,我也不排除此诗可能为他人假手所作。
虽然朱允炆出身帝王之家,从小就受到全国最好的教育,他的老师也全都是享有盛名的大学者,但不能因此就断定他的文学水平就绝对是非凡超群的。试想,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室子弟何止万千?又有谁享受不到最好的教育?而文学造诣能达到像李后主、宋徽宗这样极高水平的能有几人?而李后主宋徽宗们又有谁能超越得了李、杜、唐宋八大家们的哪一位呢?《梦圆》作者说:“我相信朱允炆的文学水平,应该完全足够写《红楼梦》初稿。”凭什么相信呢?除非能拿出朱允炆公开的诗文來进行一番研判,否则这只是一种臆想。而“考证”是一定要有真凭实据的,不能凭主观的意愿。
如果朱允炆是原稿作者,还有一个重要问题不能回避,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确切的解释。我们现已知道,《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中期(年)。如果书是朱允炆所著,而他是明代初期的人,生于年,21岁继皇位,25岁(年)被推翻后即开始了逃亡之路。要创作《红楼梦》这样的巨著(据《梦圆》中说,除了《红楼梦》外,他还写了《千钟戮》和《长生殿》等多部文稿)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从史料上看,明成祖朱棣最后撤消对朱允炆的追查是在年胡濙回京向朱棣禀报暗访到的全部情况后,而这已是朱允炆逃出皇宫后的第21年了,朱允炆已经46岁。也就是说,他在46岁之前是不可能有安稳的环境专心致志坐下来写书的。如果他在50岁之后写成了书稿,那就是年以后了。从年到年,这中间相隔了三百二十多年。那么,我们想知道,朱允炆的书稿怎么会在三百多年后,才经由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得以传之于世的呢?《梦圆》是这样说的:
朱允炆在很老的时候去了次京城,进了皇宫,见到了英宗皇帝朱祁镇,并将一些书稿,其中一部叫《石头记》,交给了英宗。英宗好奇地读了这本书,之后便和叔爷爷带来的其它书稿一起,存放在皇宫中。百年后无人知晓这个书的事,因为英宗没跟任何人说过。
年天地巨变,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起义军进入皇宫,把金银财宝抢劫一空,而皇宫中的图书文稿等被到处乱扔,或者被烧掉没人在乎。但也有少数人对书还是尊重的,所以有些书稿被人带出了皇宫,流落到民间,被一些不识字的百姓保留了。而这些无名百姓后来又把书稿给了那些“识文断字”的人,又碾转传到了洪昇、李玉等著名文人手里。他们不知道作者是谁,但知道这是天才的作品,于是开始了编辑、修订,李玉的《千钟戮》和洪昇的《石头记》都是这样改编修订出来的。洪昇还改编了另一个稿子——《长生殿》获巨大成功。
康熙四十三年(年),洪昇应邀到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家观看《长生殿》演出,当时曹寅家是能刻印书的,洪昇就把《石头记》书稿也带去了曹家。不料洪昇在返家途中,因醉酒乘船失足堕水而亡。这部书稿就此留在了曹家无人来取。很久以后,曹寅的后人曹雪芹得到了这部文稿,经披阅增删传之于世……
这个说法很有趣,就像是小说家写的一个传奇故事。可是,作为红学的考证材料,可信吗?稍作分析,就发现疑点太多难圆其说。
首先,朱允炆是否去过京城并见过英宗?史料中并没有确切记载。按说,朱允炆身份特殊,英宗又是一国之君,他们的相见不能说是一桩寻常小事,可为何连《大明英宗实录》中也未提及?如果朱允炆没有去过京城,也就不可能见到英宗,他即使有书稿也不可能留存在皇宫中,后面的一切都是枉谈。
其次,朱允炆为何要把他所著的书稿送入皇宫呢?这样做有什么重大意义吗?按说,朱棣晚年时已经撤消了对他的追查,他完全可以把这些书稿刻印成书,传之于世,或者就留存在他住侍的庙宇或道观里。
其三,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皇宫后大肆抢劫,许多图书和文稿被火烧被损毁,而朱允炆的书稿却完好无损地全部被“尊重书”的人带出了皇宫,又恰好碾转传到了洪昇和李玉这样的著名文人手里,岂不是太离奇太巧合了吗?
其四,洪昇去曹寅家看演出是否带了书稿去刻印书?关于带书稿刻印书的事,其实是土默热先生在其《红楼梦判词新裁》一书中,为论证洪昇是《红楼梦》原作者而“假设”出来的,被《梦圆》引用来组织一个完整故事。而历史真相又如何呢?清人金埴的笔记文《金箱说》(卷一)中记载说:洪昇于年应江宁织造曹寅邀请,从家乡杭州到南京游玩,观看《长生殿》全本演出,之后在返家途中,在浙江吴兴因醉酒堕水而亡。从笔记中可知,洪昇只是应邀去南京游玩、看演出,只字未提带书稿印书的事。金埴与洪昇、李玉等都是好友,他的记述是可信的。
最后,如果洪昇得到了《石头记》书稿,并进行了修订改编,他的夫人黄蕙应该是知道的。黄蕙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才女,写过很多诗文,《石头记》的故事结构和人物情节不会不引起她极大的兴趣,她就应该读过并知道这部书的价值。再说,洪昇应邀去曹家,并带了这部书稿去刻印,黄蕙更不可能不知道。当洪昇意外亡故后,黄蕙为何不去曹家取书?作为亡夫的遗稿,这么重要的一部书,她怎么可能就此不闻不问?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洪昇根本就没有什么书稿,也就不可能带书稿去曹家刻印书这回事!
《红楼梦》是不是朱允炆所著,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吗?会不会如《梦圆》作者说的,会使“一个比李后主的境界才华都高得多的‘皇帝文人’”就此浮出历史的尘埃出现在当今世人的面前呢?我看不大可能。历史的真相纵使不可复原,却也不可戏说。对于我们大多数的读者来说,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