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图经新志》记载的位于花溪青岩的狮子山,由于地质运动,狮子山有一面岩石裸露,终年寸草不生,故名青崖,也是青岩一名的来历所在,明代设置的百户所在青崖之下。
狮子山连绵起伏的山峰,狮子山位于今歪脚村狮子山组,桐野路左侧上方,穿过民居,有通往山顶的小道。
站在狮子山最高峰,可以看到山脊上修建的石墙遗址,古时为宗教场所建造的建筑。估计也是当时躲避兵匪的避难场所,才会修建的如此坚固,上山只有一条唯一的山道。易守难攻。山上还建有一口常年蓄水的水井。
青崖全貌
站在狮子山顶,可以向四周极目远眺,可谓一览众山小。站在青岩最高峰,环顾四周,分别可以看到孟关,黔陶,燕楼,桐木岭,古镇,高坡,龙井。
古时在狮子山下曾设立青岩堡,歪脚堡,余庆堡等明代百户所,隶属于贵州前卫千户所。
狮子山也是远古时期化石保护地,上山的的时候,看到有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开凿石块,寻找化石标本
狮子山半山腰修凿的临空栈道,崖体为一整块巨石构成,倔强的植物也会从石缝生长,昭示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山下的歪脚村也是近代民主人士平岗的故里。
狮子山下青岩镇位于贵阳花溪以南,是通往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
青岩历史可上溯到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公元年,贵州开设屯堡,留军屯田,贵州前卫在今青岩东北一公里处设青岩堡,民国3年设镇。
类似石笋的天然形成的巨石,远远望去视觉效果更奇特
位于山顶的“替天行道”摩崖石刻,落款和时间不详
位于山顶与道观之间半山腰的屋基遗址,屋基总体面积约平米。具体功能不详
小道自古有之,建造时间不详,均为石头铺就,蜿蜒崎岖,天气好的时候,经常有本地人三五成群上山游玩。。
狮子山下吃草的水牛,狮子山位于今歪脚村狮子山组,桐野路左侧上方,穿过民居,有通往山顶的小道。
古时修建的狮子山道观大门,条形方石修筑,建筑工艺精湛,没有人为破坏的部分牢固如初。
充满道教色彩的“替天行道”摩崖石刻。
道观主体建筑遗址。
狮子山道观始建年限不详,堡主推断不早于民国早期。山上建筑遗址一说是原来的狮子山庙,一说是道观。堡主经过仔细查看,山上分别有“替天行道”和“南无阿弥陀佛”的摩崖石刻,所以很难妄下结论。
据当地一位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居民描述,在道观没有毁坏之前,每逢传统节日,上山祈福之人极多。山上还有一口长流不息的老井,遗憾的是堡主未能发现。狮子山道观应该是当地为数不多的道教场所。
仅存的一面石墙,屋基大致可以分辨,目前周围灌木丛生。
位于狮子山背面山坳处的一块面积不大的平地,推断为道观主要建筑的遗址,有人工加工方石,堆砌的石阶,墙壁和屋基,屋基后方有一块摩崖石刻,由于常年腐蚀,大部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抬头为“南无阿弥陀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