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贵州桥,可谓是贵州人的骄傲。万桥飞架,于沟壑处见奇迹,因为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贵州也赢得了“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誉。“目前世界高桥前名中,有49座在我们贵州,我和我的同事们设计了其中的18座。”谈及此,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桥梁工程师叶洪平满脸自豪,13年来,他的青春与这座“世界桥梁博物馆”一起在风雨中历练、在奋斗中闪光。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代表叶洪平在表彰大会上分享与“桥”的奋斗故事。叶洪平所在的交通事业部桥梁设计分院大桥组共有22人,平均年龄34岁。团队成立之初,贵州省内悬索桥项目的设计均被外省设计院垄断。面对这一难题,团队成员们在一个个重点项目中开拓进取,攻克了山区悬索桥设计中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高效优质地完成了30多条高速公路余座特殊桥梁设计任务。目前在建的花江峡谷大桥就是由叶洪平担任设计负责人,大桥主跨米,桥面到水面高米,预计在年初建成,建成后跨径是山区桥梁世界第一,桥高也是世界第一。“大桥设计期间,我们面临了峡谷风复杂、桥面风速大等特大难题。”叶洪平感叹,贵州的每一座特大桥,都面临全新的挑战,需要因地制宜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反复计算、论证和试验,他和团队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气动控制措施,保障了桥梁的抗风性能。他们还对桥上一个重要的部件进行了重大创新,采用锻焊结构,实现结构轻型化、绿色建造、低碳环保。结合大桥的地理位置和文旅发展需要,利用桥梁空间设计了观星水吧、高空竞速和极限秋千等桥旅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花江峡谷大桥从设计到施工,从建设到缆索生产,都是由我们贵州企业完成的。建成后,这座世界第一高桥也算是名副其实的‘贵州制造’超级工程,我想这也是我们走好贵州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缩影。”叶洪平对大桥的建成充满了期待。回想投身贵州桥梁建设的13年里,叶洪平坦言,是贵州广袤的土地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给了他成长的机会。从单纯的突破技术难关,到追求桥梁之美,贯彻“生态建桥”理念,实现桥旅融合,他的成长历程也折射出贵州桥梁设计理念的巨大飞跃。这些年来,叶洪平和伙伴们也陆续捧回了一些国际大奖。比如,位于红枫湖景区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花鱼洞大桥,采用世界首创的“旧桥建新拱,新拱拆旧桥”的设计构思,实现了“水源零污染、景区零干扰、废料再利用、景观新地标”,获得了国际桥梁大会(IBC)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他们团队设计的平塘大桥,将人、桥梁与自然环境和谐融为一体,成为我国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唯一包揽国际桥梁三大奖项的项目。“我们大桥组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激励我们更加努力拼搏。”叶洪平说,未来,团队将立足本职岗位,继续在贵州讲好“桥”的故事,擦亮“桥”的名片,把建大桥、建好桥的梦想践行到实现交通强国的征程中,为贵州的高质量发展挺膺担当、接续奋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潘德玉刘蓝婴编辑曾书慧二审陈曦三审许邵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28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