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今年90岁。是什么塑造了她始终坚韧的性格,使她饱经沧桑却依然乐观?
乐黛云近影
回顾自己的人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乐黛云说,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选择:第一是选择了教师的职业,第二是选择了终身从事文学和文学研究,第三是选择了老伴汤一介。
“我们共同生活了58年,心中始终有一颗小小的火苗,那就是忠诚。无论经过多少波折,我始终无悔于我的三个选择。”
年1月,乐黛云出版首部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将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真情实感、真切体察用隽永的文字娓娓道来,令人掩卷深思。是什么塑造了她始终坚韧的性格?又是什么原因使她饱经沧桑却依然乐观?
1.被山水浸润的性格
年,乐黛云出生在美丽的山城贵阳。她的父母都是新派人,父亲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英文系的旁听生,母亲是女子师范艺术系的校花。他们家附近没有小学,父母就自己教她念书。父亲教英语、算术,母亲教语文和写字。母亲嫌当时的小学课本过于枯燥无味,就挑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和好懂的散曲教她阅读和背诵。
父亲被聘为贵州大学英文系讲师后,他们一家搬到了贵州大学所在地花溪。父亲买了一小片地,就地取材,依山傍水,用青石和松木在高高的石基上修建了一座简易的房子,走下七层台阶,是一片宽阔的草地,周围镶着石板小路,路和草地之间,是一圈色彩鲜艳的蝴蝶花和落地梅。跨过草地,是一道矮矮的石墙,墙外是一片菜地,然后是篱笆。篱笆外就是那条清澈的小溪了。草地的左边是一座未开发的、荒草与石头交错的小山。最好玩的是在篱笆与小山接界之处,有一间木结构的小小的厕所,厕所前面有一块光滑洁净的大白石。少年时的乐黛云常常坐在这块大白石上,用上厕所作掩护,读父母不愿意她读的《江湖奇侠传》和张恨水的言情小说。
在从贵阳疏散到花溪的贵阳女中,乐黛云快乐地度过了初中时代。这所刚从城里迁来的学校集中了一批相当优秀的老师,其中国文老师是刚从北方逃难南来的“下江人”,名字叫朱桐仙。朱老师很少照本宣科,总是在教完应学的知识之后给学生讲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微贱的裘德》《还乡》《三剑客》《简爱》等等,这些美丽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乐黛云,她几乎每天都渴望着上国文课。在老师的熏陶下,乐黛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爱上了戏剧。
乐黛云一家四口(年)
2.治学现代文学史
年,乐黛云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老师们博学高雅的非凡气度深深吸引着乐黛云。当时一年级设在宣武门城墙下的旧“国会”会址;离沙滩校本部还挺远,课程有沈从文先生教大一国文(兼写作),废名先生教现代文学作品分析;唐兰先生教说文解字;齐良骥先生教西洋哲学概论,还有化学实验和英文……她喜欢听这些课,总是十分认真地读参考书和完成作业,也喜欢步行半小时,到沙滩校本部大实验室去做化学实验……
大学毕业后,乐黛云就选定现代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喜欢这门风云变幻、富于活力和挑战性的学科。恩师王瑶先生劝告她,不如去念古典文学,“现代史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事还没有定论,有些貌似定论,却还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王瑶先生说,“何不去学古典文学呢?至少作者不会从坟墓里爬出来和你论争!”乐黛云反问:“那么,先生何以从驾轻就熟的中古文学研究转而治现代文学史呢?”
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3.从中国文化出发
年,乐黛云和汤一介结婚了。公公是曾经在美国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的汤用彤先生。乐黛云回忆说,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做什么学问都要有中国文化的根基,是从汤老的教训开始的。汤用彤先生晚年患有脑溢血,乐黛云帮他做了很多事情,找书、听他口述,然后笔录成书。有一次汤老先生在口述中提到《诗经》中的一句诗:“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乐黛云没有读过,也不知道是哪几个字,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汤老先生很惊讶,连说,《诗经》你都没通读过一遍吗?连《诗经》中这两句常被引用的话都不知道,还算是中文系毕业生吗?
这件事令乐黛云惭愧万分,从此发奋背诵《诗经》。她说,“五四时期”向西方学习的人,都有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像吴宓、陈寅恪、汤老先生和后来的钱锺书、宗白华、朱光潜等,他们都懂得怎样从中国文化出发,应向西方索取什么,而不是“跟着走”。
4.一切“听其自然”
和同时代的学者一样,乐黛云也曾经历过一连串痛苦而惶惑的岁月,她当过猪倌、伙夫、赶驴人、打砖手,也学会了耕地、播种、收割。她曾赶着四只小猪满山遍野寻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喜欢这种与大自然十分贴近的一个人的孤寂,也经常思前想后,为自己策划着未来的生活,以为最好是找一个地方隐居,从事体力劳动,自食其力。想来想去,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帮了忙: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她说:“我似乎想明白了,倒也心安理得,每天赶着小猪,或引吭高歌,长啸于山林,或练英语,背单词于田野。”由于乐黛云劳动得很不错,还获得了“打砖能手”“插稻先锋”等光荣称号,回校后,她被告知可以重返“神圣的讲坛”,给留学生上课。上世纪80年代起,她陆续发表和出版了《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等作品,编译了《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开拓了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关系研究的新的空间。
乐黛云说,“听其自然”是自己的格言。她没有刻意地想过要成立一个比较文学学科,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视角。“我觉得我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听其自然。”
5.愿作被遗忘的鸣锣者
荒唐岁月过去后,到年间,乐黛云夜以继日,埋头读书写作,争分夺秒,想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她在北京大学不断开设新课,如比较文学原理、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和西方、中西比较诗学等。这些课程都是第一次在北京大学开设。学生的欢迎促使她更好地准备,大量增进着自己的系统知识积累。
此间,乐黛云连续出版了两部专著:《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原理》。在《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她真诚地写道:“我寄厚望于年轻一代……他们可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学者,他们可以成为中外兼通、博采古今的巨人。中国文化将通过他们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发出灿烂的永恒的光辉……在他们登上宏伟壮丽的历史舞台之前,也许还需要一些人鸣锣开道,打扫场地!我愿作那很快会被抛在后面的启程时的小桥和小径,我愿作那很快就会被遗忘的鸣锣者和打扫人。”
乐黛云把自己的这两部学术著作看作“文化热”的一种结果。她认为,要促成我国悠久文化的转型和发展新阶段,首先要有不同于过去的新的观念。文化之所以“热”,就“热”在争相酝酿新观念,这就要求人们认真了解近年来世界发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东西可供参考,又如何为我所用。
与老伴、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相携一生
采访手记
支撑人生的信念
常有人感到奇怪,“朝为座上客,暮为阶下囚”的剧烈变化竟然没有引起乐黛云性格上的根本转变,她从不颓废,没想过自杀,从未对未来完全失去信心。她说:“支撑我坚守的原因就是一直滋养我的、来自中西文化的生活原则和道德追求,特别是中国文化中的随遇而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导,正是这些原则帮助我度过了那些因难于索解的迷惑而痛苦的年代。”
回顾起来,乐黛云觉得自己的一生体现着五个字:“命、运、德、知、行”。第一个字是“命”,你必须认命;第二个是“运”,这个“运”是动态的,当运气很坏的时候,你不要着急,运气很好的时候,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怎么了不起;第三个字是“德”,道德是任何时候都要“修”的,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第四个字是“知”,她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第五个字是“行”,所有的一切,最后要落实到行为上,“行”其实是一种选择。
“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我努力做着,虽然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乐黛云说。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书影
(舒晋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