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歹小学学生向王玉雕像献花。 大歹小学供图

中新网贵阳9月10日电题:贵州教师王玉:被苗家人尊称为“蝴蝶妈妈”的汉族老师

记者张一凡

9月10日,贵州省从江县大歹小学的广场上,老师和孩子们聚集在王玉老师的雕像前,一枝枝鲜花依次摆放,一只只小手庄重地举起,一双双眼里都是晶莹泪光。

这尊雕像是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小学老师王玉,而在贵州从江县这个以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县域里,她被苗家人深情地称做“蝴蝶妈妈”并镌刻在雕像底座上。

如今正在大歹小学参与帮扶的老师向王玉雕像献花。 大歹小学供图

大歹小学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贵州捐建的第一所完全小学,总投资余万元,教学楼、实验室、心理辅导室甚至是学生寝室等教学硬件设施,可媲美东部发达地区的部分学校。

年学校正式开学,由于地处偏远,当地教学资源不足,经贵州省教育厅、贵阳市教育局统筹,贵阳市南明小学承担了对口支教工作。

当年11月8日,南明小学第一支支教队伍走进学校,王玉任第一校长。

如今正在大歹小学参与帮扶的老师怀念王玉老师。 大歹小学供图

现任大歹小学第一校长、时任副校长李艳深情回忆:进大歹的那天虽然是初冬,但阳光明媚,时任第一校长的王玉话里话外都充满了干劲。

大歹村距离省会城市贵阳近公里。“都是主动请缨,尤其是患癌症刚刚恢复工作的王玉老师。”贵阳市南明小学校长、大歹小学名誉校长曹凤英说,“王玉是贵阳市南明小学副校长,在副校长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年,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助力脱贫攻坚,把师爱献给山区的孩子成了她的梦想。”再三争取下,学校同意王玉、陈晓丹、李艳、赵发勇组成了南明小学组团式驻点帮扶的第一批成员。

大歹小学学生向王玉雕像敬礼。 大歹小学供图

贵州从江县大歹村地处黔桂两省月亮山脉深山区,曾是深度贫困的苗族村寨。村民文化程度低,学校的孩子们也没有学习意识和习惯。

“孩子们见到老师就跑,看到生人就躲,语言不通,也不爱说话,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特别严重。”李艳回忆。

刚刚建成的学校,建筑高大而生硬,更像一个冷冷空壳,李艳说,当时来的所有人就一个念头了:让这个建筑活起来、温暖起来,让教室成为孩子们归来的乐园。

说干就干,来自南明小学的老师们用自带的经费,买涂料、工具等,与当地学校的老师一起自己动手装点学校,一楼黄色、二楼绿色……顶楼蓝色,一层楼一个颜色代表一个寓意,走廊里、楼梯过道上也挂满了励志的人物及话语,学校一点点变温馨、孩子们一点点在回归,原来不配合的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学校的事务。

图为王玉老师生前为学生梳头发。 赵发勇摄

新学校有许多规划,作为第一校长的王玉除了被强制要求不参与刷墙、冲地这样体力活外,排课、给当地老师培训、加班开会等工作一个也不落下。

为了让大歹小学的孩子走出大山,开拓眼界,南明小学支教队员们协调组织孩子们到贵阳游学,孩子们兴奋、欢快的样子,让老师们觉得再累也值得。

李艳说,王玉是最爱孩子的,她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她带着我们给孩子洗手、洗脸,教孩子洗衣服、叠被子,给孩子们理发、洗头、剪指甲,像个妈妈一样呵护着孩子们”。

图为王玉老师(右二)生前与参与帮扶的老师合影。 赵发勇摄

年夏天,王玉请来了专业的拍摄团队,给第一届的毕业生拍摄毕业视频,举行毕业典礼,鼓励孩子们继续走进中学就读,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生活记忆。

赵发勇老师说:“种种帮扶措施的落实,大歹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我们发现王玉的身体开始虚弱起来。”

大歹小学学生向王玉雕像敬礼。 大歹小学供图

在帮扶队不懈的努力下,年12月,大歹小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温馨校园典型案例学校”,成为贵州省“最美村小”。

李艳犹记,年1月20日,王玉最后一次去大歹参加期末活动。大家就发现她的身体出现了异样,走路一瘸一拐,她说自己的脚崴了。当天下午,她几乎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但是,王玉还强挺着、特意化了妆,坚持参加孩子们的假期送别仪式。之后又硬撑着给学校社团的孩子们布置假期作业,叮嘱孩子假期要好好复习。

大歹小学学生向王玉雕像献花。 大歹小学供图

担任大歹小学第一书记的南明小学老师陈晓丹说:“到了22日早上,我们发现她的情况已经十分不好了,她还想留下来,在大家的劝说下她才回到贵阳。24日,王玉入院治疗,25日,医生发现她的病情非常严重,病情已经到不可逆的程度,癌细胞已经大面积转移,年1月26日凌晨4点,王玉燃尽了自己生命最后的一丝灯火,离开了她热爱的这个世界,离开了深爱的孩子们。”

“就是这么快,省教育厅医院慰问都没有来得及!”曹凤英说这话时眼圈红了。

王玉走了,南明小学帮扶团队的陈晓丹、李艳、赵发勇等老师仍然坚守在大歹小学。

脱贫不脱责任,南明小学第一批帮扶队员没有退,第二批驻点团队又跟了上来,大歹的阳光依旧……(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