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80.html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丹寨的孩子和丹寨的云很像,纯洁而烂漫,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

……

从祖国东北部的冰城到西南山区,需要跨越三千多公里的距离、辗转近三十小时的车程,这条路,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走了九年。

年,合肥工业大学入选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此后一届又一届研支团成员一路西行,深入贵州省丹寨县、剑河县,用青春与奋斗在黔贵大地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丹寨分队合影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剑河分队合影

用心用情亦师亦友,做孩子们的“贴心人”

“在教育扶贫的第一线,只有真正沉下心来,从孩子们的生活痛点和情感需求出发,给予孩子们精神慰藉与知识教育,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年8月,刘茵作为合肥工业大学第23届研支团丹寨分队成员走进黔东南州丹寨县长青二小成为一名语文老师,让她对支教二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尽管现在学校的物质条件已近乎完善,但在精神世界,孩子们有着超乎想象的匮乏。”父母外出打工的小阳,周末要帮助驼背的奶奶务农,没有片刻闲暇;在学校活泼好动的小熙,是家里年纪最大的孩子,家中有脑瘫的弟弟要照顾;父母年迈多病的小余家庭经济拮据,对山区外的世界缺乏了解……打开孩子们的心扉,成了摆在刘茵和历届研支团成员面前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关卡。

刘茵和学生们

针对服务地学生大多是留守未成年人,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研支团成员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与每一个学生交朋友,坚持利用周末开展“1V1家访”,掌握学生生活现状、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面对陌生的新老师,孩子们远比我想象中更热情。感受到关爱的孩子们,很愿意把心中的小秘密分享给我们,他们深深地渴望爱与被爱。”9年来,研支团成员们走过十几万公里的山路,真正成为学生的暖心人、贴心人。

当青春与童真碰撞,意想不到的变化开始悄然出现。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留守未成年人举办生日会

 立足教育潜心耕耘,做山区学子的“掌灯人”

“小潘老师”是潘廷亮作为教师获得的第一个昵称,转眼已到毕业季,回想起作为合工大第23届研支团剑河分队成员初次站在剑河县城关第五小学六(2)班的同学面前时忐忑不已的自己,仍历历在目。

“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是英语,能明显感受到他们对于英语的排斥以及学生间的基础差距。”对此,潘廷亮首先深入了解班情学情,结合学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方法,一方面通过英语领读和视频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课后主动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英语辅导,使学生成绩不断提高。

潘廷亮给学生上课

“站上三尺讲台,让我更加清楚身上的责任重大,鞭策我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尽最大努力去浇灌祖国的未来。”过去一年,“孟老师,这堂课真有趣!”这一句来自学生的肯定为合工大第23届研支团剑河分队成员孟铁强的支教服务画下了圆满的一笔。

一直以来,研支团始终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刻苦钻研教学方法,全方位提升业务能力。成员积极承担各项教学任务,多人担任学校语文、数学等学科教研组组长。在历次统一考试中,研支团成员所执教的科目,有19次在全县同类同级同科统考中获得前三名,31次获得全县前十名。

同时,研支团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引入外教视频课程,让同学们能够面对面与大洋彼岸的外教互动学习,用新概念、新理论来带动学校教育理念实现新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带领剑河县城关第五小学开展劳动志愿服务活动

汇聚合力助梦游学,做贫困学子的“圆梦人”

合肥工业大学研支团进驻贵州支教以来,坚持在公益助学和第二课堂建设两方面持续发力,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合肥工业大学校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广泛支持。9年来,先后实施“六一圆梦1+1”“暖冬计划”“1V1助学”“护苗战疫”“爱心系列”等公益助学品牌17项,累计受惠学子超过人次,募集到的爱心物资善款累计逾百万余元。

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暖冬计划”为孩子们发放保暖用品

年,第19届研支团团长金致含个人捐资2万元设立“同泽西部奖学金”,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出资3万余元设立“阳光助学金”。

第19届研支团、第20届研支团连续两年组织来自丹寨县长青二小和剑河县岑松小学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开展助梦游学活动,带孩子们来到合肥,来到工大,感受“工业报国”的实干精神,通过“笔友计划”在两地学子之间架起一道横贯东西的友谊之桥。

第22届研支团坚持定期前往剑河县报谷村、马山村为当地残障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让这些特别的孩子不在学校也能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

长青二小学生在丹寨县万达小镇参观军事航空教育主题展

一年又一年,山中桃李开了一茬又一茬,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们继续着青春的志愿接力,踏上支教路,用爱心播种希望,用行动扶贫助学,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奏响“冰与火之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周璇

编辑刘诗雅

二审杨韬

三审闵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