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的树,满坡的绿,是大自然给予的财富,更见证了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贵州,有很多关于树的故事。 夏日的贵州高原,翠山高低起伏。一大早,护林员杨秀清和同伴走在林间,他们手拿镰刀,边走边清理林子里的小杂树,林子里的露珠打湿了他的双腿。杨秀清穿着绿色的解放鞋,丈量着这片广袤的林区。 今年是51岁的杨秀清做护林员的第27个年头。尽管每天的生活简单枯燥,但却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27年来,杨秀清的足迹踏遍了山林的每个角落。 位于三都自治县的国有林场拉揽工区,就是杨秀清和“战友”们的阵地。 “每天走在这个林子里面,看林子越来越好,对这个林子很热爱,每天都巡山,越看越好,现在还是想继续看下去。”杨秀清说。 一棵棵树,是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缩影;17.25万名生态护林员的坚守与传承,是用绿色托举起的贵州奇迹。 正午的阳光洒在松树上,在护林员张建的脸上留下了美丽的光影。沿着七星关区拱拢坪林场长满杂草的林道,张建已在山中步行了两个多小时。
日复一日,作为护林员的他们用双脚丈量林区,用坚守诠释真情。
走进其中一片林子,张建拿出手机拍下巡林情况,并在工作群中写下“马鞍山安全,没有异常情况”的情况汇报后,此次巡林任务正式结束。 年出生于七星关区杨家湾镇的张建,还有张忠、张华两个孪生兄弟。年,15岁的张氏三兄弟一起进入拱拢坪国有林场从事造林护林工作。39年来,三兄弟爱场如家、爱林如子,一年四季都在林场内巡山护林,从未间断。 “父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林场。”老二张忠感慨道,他们的父亲张世德是拱拢坪国有林场的创建者之一,三兄弟从小就听父亲讲述和林场有关的故事。
39个春秋,巡林的路,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走了无数次,但每一次都如最初那般认真。
受父亲的影响,初中毕业后,张建、张忠、张华三兄弟便来到拱拢坪国有林场参加种树,投身造林护林事业,不知不觉就走过了39个年头。 “那时候,要先去育苗点取苗,一个来回就要走10个小时。按规定,每人每天要种棵树苗,为了完成任务领到35块钱的工资,经常熬夜种树,尤其是冬天,头发上的汗水常常结成冰。”老大张建回忆道。 39年的时间,拱拢坪林场成了张氏三兄弟的家。阳雀沟、徐家营、野老屋基……外人眼里几乎一模一样的沟壑,他们都能亲切地叫出名字。 沿着时缓时陡的林间小路摸索着前行,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鞋子踩着松枝发出的清脆响声。“12点半了,先吃东西吧。”老二张忠回头对自己的大哥和三弟说道。
简单的午餐,因为心中有了信念,便也觉得食之有味。
话音刚落,三兄弟从包里拿出土豆和水壶,坐在路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日复一日的行走,简单的午餐……张氏三兄弟用39年的坚守,在长江上游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每天下午,在确认林区内是否有野外用火、林木是否损坏等情况后,李成体才算完成了当天的巡林任务,家里饭菜味道让他的脚步变得急促起来。 李成体当上护林员,有了稳定的收入,得益于贵州年正式启动聘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作生态护林员的举措。“守林子一年得一万多元,解决我们一点日常生活费用。”李成体说。 贵州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大山深处的林区,为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两不误,聘用贫困人口作生态护林员,大山深处的很多家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一年四季,除了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习水县官店镇何村的贫困户王世明都要徒步巡山,不敢有一丝懈怠。6年前,他在建房时不幸发生意外,致锁骨重伤,从那以后,他便再不能干重活,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妻子一个人身上。 年3月,王世明的生活迎来了转机。身体逐渐康复的他被村里聘为生态护林员,习水县官店镇何村林区面积大,脱贫攻坚期间,林下经济成为村里的支柱扶贫产业,如方竹笋、中药材天麻、葛根、马铃薯等。 作为受益人之一,王世明一家年年初脱了贫。心怀感激的他,不仅工作用心,还主动参加一些相关技术培训,学习森林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用他自己的话说,“既然担负使命,就要守护好绿水青山”。 如今,贵州的生态护林员成为了生态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不止是护林造林,更成为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稳定增收的一个有效渠道。 “生态护林员政策为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打下坚实基础。”贵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美钧说。根据贵州省林业局的统计,年,贵州共发生森林火灾起,年减至29起,到年只有10起。 从年全省第一次森林资源调查的10.7%,增长到年底58.5%以上,贵州森林覆盖率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贵州拥有省级森林城市11个、森林乡镇99个、森林村寨个、森林人家2个,国家森林乡村个。 骄人成绩的背后,是一双双磨损破旧的解放鞋,是一件件浸满汗水的迷彩服,是一个个坚毅果敢的身影……与青山为伴,与岁月同行,贵州生态护林员的每一天,仿佛是一个又一个曼妙的音阶,奏响了贵州大地生态建设的铿锵足音。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尚宇杰
编辑杨霞
编审李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