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华侨大学年“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三角梅儿向阳开”贵州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成果研习营一行40名师生来到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参观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微缩景观”。
参观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据了解,华侨大学年“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立足福建、辐射省外,由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三角梅儿向阳开”贵州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成果、“同心筑梦·闽甘宁”4个研习营组成。其中,“三角梅儿向阳开”贵州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成果研习营参观了中国天眼、望谟县新屯布依寨、兴义八中、二十四道拐、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贵州省博物馆、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以及一码游贵州平台。研学之旅为期7天,由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莱索托、日本、伯利兹、南非等国家的35名华侨大学学生和5名带队老师组成。
华侨大学师生走进兴义八中,校长彭贻荣陪同师生们参观校园并作讲解。
“我们每年的寒暑假都会针对境外的学生开展中国文化之旅,此行也主要是带领学生们了解贵州省的脱贫攻坚成果,让他们感受贵州省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巨大蜕变。”作为此次研习营的带队老师之一,华侨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洪辰表示,此次研习,旨在让学生们用脚步丈量贵州大地,将在书本上看到的内容实质化,亲身感受贵州脱贫攻坚成果,也感受中国如今的迅速发展。
望谟新屯村布依寨合影。
李洪辰告诉记者,今天是他们研习营在贵州研习的最后一天,这7天,他们不仅看到了贵州省美丽的山川水景,更是看到贵州省实现全面脱贫,完成组组通公路以后,便利的交通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转变。“希望学生们能通过此次研习,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传递给身边的更多人。”李洪辰说。
在坝陵河大桥合影留念。
陈潇是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级新生,同时也是此次研习营的学生成员之一。这位来自莱索托的华侨告诉记者:“此次旅行让我除了对于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文化有所了解,还看到了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当然,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中国天眼FAST。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学习南仁东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承担起时代、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做有担当的人。”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合影。
同样被“天眼”震撼的还有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级新生许子豪,来自中国澳门的他报名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想一睹领先世界的国之重器——“天眼”的面貌。
“在看到‘天眼’的那一刻,我脑海里回想起导游和教授给我们普及的‘天眼’工作原理、专利技术、地形选择等诸多知识,概念性的东西一下子鲜活起来。在这一刻,我不禁为科技的力量、中国的力量所震撼。”许子豪告诉记者,虽出生在澳门,但他从小学就开始到内地旅游,见过不少名川美景,但是贵州这种在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依旧能保留原生态美景的还是独一无二的。
天文望远镜观星体验。
贵州青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此次承办方,为华侨大学提供了专职研学导师。
“我们的专职导师是贵州首批双创导师,高级导游,20年党政机关红培讲师,是集文旅从业和研学教育为一身的综合性高级导师。路线的制定,也是为了更贴切地让华侨大学的师生们深度了解贵州新时代伟大工程,了解贵州山地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贵州青旅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琴告诉记者。
贵阳息烽集中营合影。
据刘琴介绍,年7月8日,贵州省开放省外入黔旅游,7月9日,中央统战部直属高校华侨大学“‘三角梅儿向阳开’贵州黔西南州脱贫攻坚成果研习营”就顺利入黔。
晴隆二十四道拐合影。
“该批入黔入境学生的到来,加速了贵州入境旅游市场的活血复苏,释放了新的旅游消费动能。”刘琴说。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申雨婷
图 贵青研学提供
编辑杨倩
二审杨雁
三审黄莎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