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2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
推荐阅读
点击海报,浏览全文↑
点击海报,浏览全文↑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系列发布会的第12场,将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回答大家的提问。
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先生;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昱女士;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宁波先生;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周恩海先生;医院院长张抒扬女士。
下面,进入今天的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总台央视新闻中心记者
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国各地在持续深化医改这方面作了哪些工作?通过这些工作,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方面得到哪些缓解?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
许树强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大力推进深化医改任务的系统集成、落地见效,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一是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化医改工作。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其中,19个省份的省、市、县三级都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一把手”抓医改,一抓到底。江苏、甘肃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双组长”。浙江等省份将深化医改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广东等省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基层调研医改工作。
二是因地制宜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取得新突破。各地贯彻落实推广三明经验的要求,因地制宜加大推广力度。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制定了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方案,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要求,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制度等这些方面的联动改革。福建在全省推广三明经验,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总会计师目标年薪制。浙江及相关省份利用取消药品耗材加成以及集采降价等腾出来的空间,探索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实施路径、和配套措施。安徽等省份加快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支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三是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各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医疗均衡布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黑龙江、西藏、宁夏、新疆等20个省份落地,填补了地方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儿科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相关专科跨省就医流向明显减少。山西、辽宁等省份积极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河北、湖北、河南等省份探索医联体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广东、青海等省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一类财政保障、二类绩效管理”。天津、吉林等省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医院综合改革,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年取消耗材加成,同步调整运行机制。医院的领导,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深化人事编制制度改革。安徽推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医院人员编制。江西、广西等省份在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高级职称评审等方面,医院更大的自主权。上海等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率先以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各级各类、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北京、上海、广东等9个省份大医院开展试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医院管理制度的模板,比如医院。
五是协同推动医药和医保高质量发展。各省份落实国家集采,开展省级集采和省际联盟。内蒙古牵头10省(区),开展临床常用药带量采购,平均降价超过50%。陕西等省份通过定点生产、协商调剂等方式,解决短缺药的供应保障问题。云南等省份完善处方审核和点评机制,促进合理用药。各地加快建立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山东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试点覆盖所有地市。
六是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各地坚持预防为主,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能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江西、湖南、四川等7个省份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海南、重庆、贵州等省份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知道“三医联动”是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改经验的精髓,我们想请问福建省在这方面有了哪些新的探索和新的实践?谢谢。
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黄昱
感谢您的提问,在总结三明经验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改革举措,不断完善“三医联动”改革路径,政策叠加效应进一步显现。
一是深化医药改革,缓解群众就医负担。目前,已有个药品、13类耗材集采落地实施。今年将再选择40种药品、5类耗材开展第三批省级集采,并探索组建和参与省际联盟采购;开展大型医用设备省级集中采购。2年来节约资金约4.6亿元;医院人均住院费用比全国低5.31%,次均门诊费用低6.1%。同时,实施“腾笼换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药学服医院进行试点;年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32.03%,比年提高了9.96个百分点。实行药品耗材医保经办代结算,结算周期缩短至23个工作日。
二是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提升基金使用效益。完善职工医保省级统筹调剂机制,全省9市一区人均拥有基金量差距缩小23%,今年又将省级统筹调剂比例提高到50%。全面推行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和家庭共济政策,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支付比例提高至90%。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收付费一体化改革,按病种,DRG,DIP收付费的比例提升至41.5%。
三是深化医疗领域改革,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医院薪酬总量核定,院长医院党委书记和总会计师,年人员支出占比38.97%,比年提高了9.95个百分点;医院全员目标年薪制改革已推广到全省34%的县域。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推行“无陪护”病房、家庭病床、长期护理保险等改革试点,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芜湖市是今年确定的15个中央财政支持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的项目之一,请问芜湖市在推动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什么打算?谢谢。
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
宁波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将从六个方面推动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构建新体系方面。建设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六大专科医疗中心。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提升县域能力。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分级诊疗和医防协同。
二是在引领新趋势方面。遴选群众需求大、转外多的肿瘤、心脑血管等17个学科,提升专科能力,重点解决疑难、重大疾病防治。构建全市智联网医疗平台,医院建设和信息标准化建设,推进检验检查和影像信息共享互认。
三是在提升新效能方面。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经济管理作用,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能力和发展效能。以统一的医院管理体系、运营管理制度和区域运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全市协同的医院运营管理体系。
四是在激活新动力方面。完善编制周转池制度,建立编制动态核增机制。构建灵敏有序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深化DIP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结余留用。
五是在建设新文化方面。推广“少跑一次路,一本明白账”,实行“最多付一次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施“一院一品牌”工程,医院。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增强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
六是在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方面。实行医改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全面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领导班子,医院治理全过程。建医院,努力做到城市有温度,医院有温情,群众有温暖。谢谢!
总台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记者
这个问题想问一下协和的张院长,百年协和大家都知道,医院长期以来一直以疑难重症和罕见病的治疗见长,这些年以来,协和在提高诊疗水平以及发挥国家医学中心的作用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医院院长
张抒扬
特别感谢您的提问。医院在全国推广的多学科诊疗,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MDT,包括多学科大会诊,还有我们的大查房制度,这是从年医院建院就建立的核心制度之一,一直传承至今。在年时,我们在门诊成立了疑难重症罕见病的会诊中心,成立这个会诊中心的目的就是把多学科诊疗的模式从病房延伸至门诊,让更多的患者受益。12年来,门诊会诊中心已经扩展到34个学科,诊治的病人超过1.2万人。针对疑难复杂和罕见疾病患者的特点,医院还采取了在科内低年资的医师向高年资的医师科内转诊。还有科间转诊,开设联合门诊,就是想方设法让病人少挂号,也就是说疑难症状的特点常常涉及到多个科,要挂多科的号,多次折返,如何减少?我们就采取刚才讲的这些方式,来解决患者挂号难的问题。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地改善我们的服务流程。近些年来,医院积极的推动罕见病诊疗研工作,我们联合多方创建了中国罕见病联盟,使社会各界牵起手来。同时医院又牵头全国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使得三级防控体系建立并且正常的运行,创建了首个国家级罕见病的会诊中心,每周四中午有20多科以上的大专家在一起为一个罕见病的患者和家庭会诊,进一步缩短诊断时间。罕见病因为单病种,发生是罕见的,所以在这种诊疗能力方面我们需要提升。由于这样一个会诊平台,病人能够得到一个“一站式的诊治方案”,我们诊疗的费用也进一步的下降。医院还承担了国家级罕见病的注册登记平台,了解中国罕见病发病的底数。也有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的转化医学中心,就是要全力的从临床上发现问题,经过科学的研究以及临床转化,应用到临床当中,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研的支撑体系。推动罕见病的诊疗与保障写入国家主要政策文件,明显地提升了罕见病患者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打通罕见病患者获救的“最后一公里”。罕见病单病种发病的病人罕见,但是在中国,由于政府的重视,社会、百姓的关心,爱不罕见。谢谢你的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黔江作为“老少边山”地区,近年来在深化医改和促进城乡卫生健康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和成效?谢谢。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恩海
首先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黔江区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着力深化医改、促进城乡卫生健康融合发展,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了“三个持续提升”。
一是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深入推进健康黔江行动,十年来,全区人均期望寿命提高2.42岁,婴儿死亡率降低2个千分点,近两年孕产妇零死亡,主要健康指标水平居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前列。
二是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水平持续提升。十年来,我们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加强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医院、医院、医院、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各一家,区内就诊病人比例稳定在90%以上,接收区外就诊病人占比32%。过去黔江的百姓看大病要花4个多小时的车程到重庆主城,虽然黔江是重庆的一个区,但是离主城近公里,非常不便,如今我们边远山区的老百姓不出区也能看大病、看好病。
三是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构建了“机构标准化、诊疗分级化、服务优质化”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区乡镇街道均有一所政府办标准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行政村(社区)均有一所标准化的卫生室,建成了“农村30分钟、城区15分钟”的医疗服务圈,基本实现“一般病在区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医院的公益性、主导性、均衡性显著提高。谢谢。
新华社记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当前面对新形势、适合新要求,对于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又将有什么新的探索?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
许树强
谢谢你的提问。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载体,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床位、信息等要素,对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大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改善,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要通过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要。主要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能力。核心是要提高“人”和“机构”的能力。在人的方面,要提高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优化结构和布局。在机构方面,合理布局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的医疗救治主力军作用,医院综合能力,织牢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同时,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补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配置缺口。
二是要整合体系。在细分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分工协作。在纵向上,推进医联体建设,构建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促进机构“上下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网格化医疗健康服务。在横向上,促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的深度协作,深入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促进“防治结合”“平急结合”“医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
三是改善服务。实施患者体验提升行动,建立患者综合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建立健全预约诊疗,发展远程医疗,加强临床路径管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强化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方便更舒心的服务。
四是强化管理。健全医院质量管理和运营管理体系。强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实施岗位分级分类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质量管理,通过对口帮扶等多种途径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是完善治理。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拓展渠道支撑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实施合理补偿。构建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充分发挥医保对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健全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和运行的监管力度,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把人民健康摆在首位。通过改革发展,到年,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年,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封面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黔江正在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改革创新要求高、项目实施难度大,请问有哪些具体考虑?谢谢。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周恩海
谢谢您对黔江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