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品读《全唐诗》,我发现唐代著名的诗人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孟郊、刘长卿、李嘉佑等,都在诗词的行间里,刻画了贵州山水的绚丽诗篇。孟郊在《增黔府王中丞楚》中写道: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水,半落黔中鸣;嘉实缀绿蔓,凉湍泻清声。诗人陶醉在贵州美丽的山水之中,情不自禁,挥笔写就这首意境优美的诗句。刘禹锡写《送义舟师却还黔南》时,全诗一半的前四句,用连续状来描写贵州的山水之美:黔江秋水侵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猿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诗人把复杂的情愫寄语于贵州山的林叶,水的浪花之中,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乌江泛舟,清江驾船之痛快,也如同听到仙宇洞前、罗多河畔的乌鸣猿啼。在诗人们描写贵州的诗词里,我最喜欢的是李嘉佑写的《送上官侍御赴黔中》,诗人这样述写:莫问黔中路,令人到欲迷;水升巫峡里,山色夜郎西;树隔朝云合,猿窥晓月啼;南方饶翠羽,知尔饮清溪。诗人生动形象描写了山水、峡路、云月、鸟兽。山光水色,曲径通幽;潺潺流水,圆圆山月;山峦树峰,猿啼鸟鸣;绚丽多彩,有声有色。在诗句里,我们随诗人荡舟黔之水间,攀登黔之山峦,游走在一幅秀美的贵州山水画卷里。吸引了这么多名家大师的贵州,还有他们笔下的贵州,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到贵州,去看看诗句里的贵州,去看看现在的贵州!于是,我来了,在金色的十月,我来到了贵州。经过五天的旅途,我才发现,贵州吸引人的不仅有秀美山水,还有那古色古香的古村古镇。山水以后再叙,今天只说黔古。一个青色的古镇,被道路平铺在我的眼前,一座白色的高墙,阻挡住了我的视线,目光不能远极。我就沿着瓦檐的影子边缘,踩着青色的石条、石板铺成的路,走进了弯弯曲曲的胡同,走进了这座名叫青岩的古镇。屏住了呼吸,让回忆的声音压过耳膜,飘动的风,带来了马蹄的声音,带来了刀枪剑戟碰撞的声音,带来了将士们呼啸呐喊的声音,熟悉而又久远。祠堂、宫观、寺院,这是青岩古镇静止的文化符号。古镇老街两边店铺里,叮当的敲打声,是青岩古镇动听的音乐符号。一个个老工匠,戴着高度的老花眼镜,坐在竹椅上,猫着已经不再挺拔的腰,专心致志的用小小的锤子,敲打着一根根银条,然后拉细,再拉成细细的银丝,做成一个个银色的首饰,延续着这座古镇的记忆。望着老街上背着背篓走过的老人,岁月已经雕刻了她们的脸庞,背篓里装着的干柴,回家后会升起久违的乡愁,袅袅的炊烟里,有她们在这座古镇曾经的过去,逝去的青春,如花的容颜......远处走来的艺人,戴着古老的木质面具,两只唢呐,一只鼓,一只钹,在古戏台上,演绎着古镇的过往,小镇顿时变的热闹起来。这些古老的艺术,本应传承给后人,可是愿意学习这些技艺的后人,又在哪里?坐在古镇的老酒馆里,满面笑容的老板给我倒了一杯古镇特有的桂花酒。给老板让了一根香烟,健谈的老板打开了话匣,他给我讲了古镇的一些故事。古镇的故事里没有狐仙,只有英雄,英雄在这里守护着这里的百姓,抗击着强敌,在金戈铁马中、在往来冲杀里,在古镇人一代一代的讲述里,成为古镇百姓心中的神。设计精巧、工艺精湛,建于年前的青岩古镇。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漫漫乡情,也许我们来寻找的,就是古镇岩石青色的灵魂。我是一名匆匆的过客,在古镇只能做短暂的停留,最终我只能带着弥漫喉间的桂花酒香,消失在古镇小巷的尽头。也许是慢慢有了年龄的原因,以前经常去的酒吧、KTV已经很久没有光顾了,反而喜欢去一些安静、古老的地方,寻古探幽,在老街小巷中走走停停,抚摸一下沧桑的石墙,触摸历史的痕迹,感受岁月的久远。旧州古镇,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这里没有那么多的游客,显得安静而祥和,几个上学的儿童小声争论着什么,从石墙下走过,不一会,两条小狗便尾随着追了上来,准备上学的小主人回头蹲下身子,用手轻轻的抚摸了几下小狗的脑袋,小声嘱咐了几句,小狗乖乖的沿着来路返回,但不时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小主人,直到小主人拐进了巷子,小狗才撒着欢跑回家去。旧州古镇的老街旁,流淌着一条小溪,清澈的溪水顺着街道迂回前行,哗哗的流水声让老街多了勃勃生机。旧州古镇的建筑多为石木结构的老房子,房顶多是石板铺成,古色古香的屋檐下,悬挂着红红的灯笼,使旧州古镇显得韵味十足。古镇的居民有的在自家老房子里开个小店,出售一些当地的特产;有的开饭店,为前来游玩的客人提供餐饮;有的开客栈,让留下来的游客体验古镇的夜色。古镇里做买卖的人很矜持,从来不主动招揽游客,只有游客走进店里的时候,店主人才会热情的迎上,询问游客的需求。走在旧州古镇的老街,寻找着从前水路码头的痕迹。也许我脚下的石板路,走的就是当年往来的商贾,旁边的街道,就是当年人流熙攘的市井。古老的戏楼里,传出青衣的唱腔,还有花脸的声音。南来北往的各地商人,慢慢的在这里停下的脚步;停下的脚步,带来了各自家乡的能工巧匠,在这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修建了四川会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江南会馆、临江会馆,各家会馆造型独特、工艺精制,古朴精湛、气派壮观。四方汇集的商贾让旧州古城成为了当时的商业重镇。十月的贵州之行,我走过了两座古镇,两座古镇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青岩古镇典雅,旧州古镇古朴;旧州古镇安静,青岩古镇熙攘;青岩古镇石板、石柱,旧州古镇石墙、石瓦;你有古城墙,我有古戏楼;你有亭台楼阁,我有庵庙寺院。让我大饱眼福,不虚此行。诗人们的笔下,贵州绿色苍翠,山水秀美。在我的眼睛里,贵州古色厚重,历史悠久。本文作者:香港每日电讯副总编辑雪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07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