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记者走进晴隆县茶马镇青山村的花椒基地,阳光下,入眼处,连绵的山坡上亩花椒树迎风摇曳,数十位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正在施肥、除草、修枝。
“大家注意,施肥的时候,要把土扒开,让花椒树的根露出一些来,这样撒下的肥料可以更好被吸收。”郑登南穿梭在花椒基地,边施肥边提醒说。
56岁的郑登南是茶马镇青山村人,随着年纪的增长,在外务工30多年后的他选择回家“刨地”。
“山上都是石头,什么都种不好。”折腾了不少时间,郑登南在地里啥也没刨出来。
茶马镇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这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阻碍。“地不得一好块,树不得一好棵,荷包里也没钱”是当地多数人的生活写照。
当地村民急,干部更急。“必须发展起产业才能让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晴隆县茶马镇党委书记田志敬说,经过多方努力,年10月,该镇引进晴隆县沁泽苗木有限公司,带来了花椒苗,石山上开始有了产业。
“花椒耐旱,根系发达,保水性好,产值也高,既能让石山绿起来,也能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田志敬介绍,一举多得的花椒产业很快在茶马镇推广起来,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也很高。
如今,花椒苗种下已有近一年的时间,一颗颗低矮的苗,已经长成了一人高的花椒树,在花椒基地务工的群众也有着不错的收入。
“从花椒种植的时候开始,我就在里面务工了,一个月有多块钱收入。到现在,我也拿到了近1万块了。等之后花椒结果了,我们能挣到的钱会更多。”村民刘宗艳喜滋滋地算起了帐。
据悉,目前,茶马镇已经种植了1.8万亩花椒,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前三年由公司统一种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获得收入,等第四年花椒挂果后,村民就能通过销售利润获得分红。
此外,茶马镇还在花椒基地里套种中药材、黄豆、花生、辣椒等矮杆经济作物,有效解决了当地弱劳动力务工增收问题,截至目前,已经提供1.5万余人次的务工,发放务工报酬余万,覆盖农户户均增收元以上。
看着一株株迎风摇曳的花椒树,算着收入账,茶马镇群众看到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花椒树也成了他们的“摇钱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允凤
编辑彭芝莉刘义
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