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分型治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603/4398414.html

去年年底再到重庆市綦江区,我们一行驱车顺着缓坡而上、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到了金桥镇青山村王家湾青山湖景区。一路尽是苍翠欲滴的景致,有溪、有河、有桥、有沟、有山林、有稀疏的院落、也有少量的往来车辆和行人。我们在一个不大的空地把车停下,步行前往业泰公的墓地。

青山湖的自然景观和四周环境交相辉映,呈现出梨园春色、青山晚照、秋月高悬,晴雨烟村等这样的怡人景致,让置身其中的人,充满了向往和敬意。

这里群山拥簇,延绵起伏,错落有致;山前山后被水包围,如九曲回肠;而且这里水美鱼肥,整个青山湖景区的水没有任何污染,碧绿清澈,山林倒映在水中显得格外优美。然而就在这里埋葬着一位明清著名历史名人,他就是最后一任新建伯王业泰,系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先生的五世孙,新建伯王先通长子。

说起王公业泰,据明史记载:王业泰,字士和,浙江余姚人。王守仁玄孙,南明军事将领,末任新建伯。有弟王业耀,幼时居住在绍兴,后随父移居京师。王先通掌前军都督府,镇守通州(今北京),李自成攻陷京师时英雄就义。崇祯上吊自杀,明王朝覆灭,福王称帝。王业泰遂南下回余姚丁忧守丧,并投奔南明弘光政权。于隆武元年袭封新建伯。不久闻清军南下,南京危急,穿戴衰服领兵北上南京,当抵钱塘(今杭州)时,被清兵所俘虏。清军将领许以爵位,王业泰说:“世受国恩,义不改节。得死,报君父于地下足矣!”,清军遂将其杀死。

不过还有另一说,顺治二年(年),与南明阁臣方逢年、张国维、谢三宾,尚书宋之普、商周祚等一道降清,后事不明。家庭世系为:四世祖王守仁,曾祖父王正亿,祖父王承恩,父王先通,兄弟王业耀。

据明史和地方志对王业泰的生卒时间均无记载,说其幼年时居住在绍兴也无从考证。再说其父王公先通,研究明史和研究阳明学说的人大都知道,他是阳明先生的曾孙,明崇祯时期任京师顺天府前军都督府都督,但明史对于其出生时间亦无记载,只知其去世时间为崇祯十七年()。

沿着青山湖公园U形的曲折小路,路依着山坡,植被丰富,树木茂密,还有那稀疏的的芦苇丛,伴随着湖湾的静谧柔美,偶尔的一声鸟鸣打破这山谷的沉寂。沿着小道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更加郁郁葱葱的山头,山坡处小路旁是灰白色的墓外侧石头砌制而成的侧柱。顺延着侧柱向一边延伸下来是鱼尾形的结构,也是墓的一部分。

我们走近业泰公墓,墓的对面是一潭宽阔的水面,水很深,但这次来看要比上次浅了许多。青山湖景区在建设之前,向下山坡处也有很多坟墓,但因当年修建公园时湖内蓄水需要搬迁,所以那些有主人认领的就及时迁走了,没有人认领的就只能弃置了,随着水面的升高淹没了。

靠近业泰公墓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古墓,宏伟而壮观,古朴而庄严,让人肃然起敬。再看这座墓的墓碑,从结构来看是一座双室墓,没有碑文,而且碑处是用水泥修复过的。据考证是由于80年代盗墓贼猖獗的缘故,他们用炸药把墓碑给炸坏了,并盗走了当年大量的随葬品。

这一被盗情况被当地村民后裔发现后,他们把碎石进行整理堆砌起来。于年前后,在青山湖景区修建沿湖路时,相关部门把墓穴处用水泥进行了修复,也就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用水泥抹平的现状。

我们所看到这座古墓就是阳明先生之玄孙、最后一任新建伯王公业泰和其夫人鲍淑琼的合葬墓,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仔细查看这座古墓,修墓所用的石材是当地的砂岩,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吹日晒,氧化严重,部分已经层层脱落,墓石上的青苔也已泛黄干枯。四周的灌木和野草长势旺盛,充满生机。墓底部至顶部约3米高,顶部是一头冠结构,紧挨着下面有一块刻有“王氏佳诚”的石匾,字迹已经模糊,难以辨认了。两侧的石兽也已经难以辨认,中间位置是镂空雕刻技艺的四爪双龙戏珠石刻,从刻工来看,技术是相当精湛。墓碑左右两侧是外八字结构,一侧是“福”字雕刻,一侧是“寿”字雕刻。两侧立柱右侧篆有“地似上山凤凰穴”,左侧立柱篆有“形同九曲明珠位”,墓碑的中间立柱雕刻着树叶和花朵,预示着花好月圆,平安吉祥吧!从古墓所处位置来看,山脉地形隐蔽,背靠山面向水,视野开阔,加上周边蜿蜒曲折的河流,形同一颗明珠镶嵌在河湖之间,风水极佳。

前些年,由于墓碑碑文一直没有得到恢复,所以从古墓的外在结构情况来看看不出墓主人是谁,只能感觉到这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我们也是从阳明先生的后裔,王正锡老人家族所传的资料证实墓主人就是最后一任新建伯王业泰的,王公是去世于此葬于此的。据雍正九年王公业泰长孙王志道对墓碑碑文的抄录记载可知明王公业泰的生平。

王公业泰原碑碑文为:明末新建伯南明军将领大清卫士王公业泰系浙江余姚人氏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四月十八日辰时追歼李自成平叛吴三桂转战安徽湖广陕西四川贵州两广云南等地康熙三十二年十月初九日酉时在四川省遵义府桐梓县夜郎里十甲地名青山驻军营舍因老寿终享年八十岁止矣同月二十日捧柩

皇清侍赠提督总兵官王公业泰之墓

孝男王贻尚王贻统王贻栋孝女王贻静孝侄王贻愽

孙王志道王正道王曾道曾孙王为擧

大清朝雍正八年礼部祠祭清吏司奉旨修建立

王母鲍淑琼碑文为:吾母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卯时系京师顺天府东路厅通州生长人氏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四日酉时在重庆府綦江县马嘶坝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同月十四日捧柩

皇清侍赠綦江守备王母鲍淑琼之墓

孝男王贻尚王贻统王贻栋孝女王贻静孝侄王贻愽

孙王志道王正道王曾道曾孙王为擧

大清朝雍正八年礼部祠祭清吏司奉旨修建立

从业泰公墓碑碑文和阳明后裔王正锡老人所藏的康熙28年、康熙36年的家族谱牒得知,在王业泰王业耀兄弟二人安葬完父亲王公先通后,在江浙一带抗击清军和明末叛军,随后又西征追剿李自成、吴三桂等人,先后转战至安徽、湖广、陕西、四川、贵州、两广、云南等多处地方,后归于大清,被大清朝廷封为贵州提督和九门提督,擢大清吏部尚书,因年老推辞未任。至此为少数民族团结、疆域的和平、稳定和统一作出了极大贡献,得到了清廷的高度赞誉和认可。所以于业泰公去世38年后,其墓奉雍正朝廷旨意重新修建立。

从墓碑的碑文和相关资料得知,王公业泰有三子一女,均生于北京,长曰王贻尚,次曰王贻统,三子曰王贻栋,女曰王贻静,侄子王贻愽。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攻陷京师,王公业泰之父先通公为前军都督府都督,镇守京师,与李自成军作战,于三月十六日不幸壮烈殉国。崇祯帝煤山上吊后,京师大乱。时京城王业泰家中受难,业泰和业耀二公忙于丧事,扶先通公灵柩前往老家余姚安葬。后王业泰与弟王业耀西征,追歼李自成,平叛吴三桂。

王贻尚、王贻统和王贻静由叔父王业耀护送至武当山避难,后随军到四川、贵州等地从军。后延续为贵州、重庆阳明后裔一支。崇祯十七年三月,时王贻栋一岁半因年幼不能随征,王公业泰托部属山东兖州府九卿陂人代养,后定居山东定陶一带,为现今山东菏泽定陶一支阳明后裔。

在距离业泰公墓不远处有一木质结构步行桥,沿着桥走到墓对岸远望,业泰公墓依然清晰可见,颇为壮观,青松翠柏之间,偎依在山坡旁,面朝东方。从卫星定位和经纬度来看,和故乡余姚是在一条线上,应该是业泰公生前因对家乡的思念又不能回家,以至于去世后墓朝东方也是对故土思念之情的表达。整个青山湖景区除了业泰公墓,右前下方还有一座比较大的古墓,碑文依然清晰,碑文记载是王敏润嫂子之墓,碑文记载有嫂子而没有哥哥的信息,什么原因不得可知,也许是哥哥外出或征战遇到不测最终没有回家的原因。

黄昏之时我们又来到了位于景区内上古村落黄施泽的另外一处墓地,是业泰公七世孙王敏润的古墓,是一座长方形官帽双室墓。据载王公敏润是清朝嘉庆年间国学生,就读于清朝京城国子监。我们还从居住在本地的后裔家中看到收藏嘉庆十年所赐的刻有“名策天府”的木质牌匾,上面刻有“奉钦命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十级记录二十次衡”,“嘉庆拾年乙丑岁中秋月下院毂旦”,综合很多资料证实在青山湖这片区域一直以来都有业泰公的后裔居住于此。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晚霞当空,湖水波光粼粼,落日留下长长的影子,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葡萄色的黄昏,笼罩在山林之中,业泰公墓在静谧的夜色之中又度过了一天。

作者:龙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