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多年前的这篇网络杂文,让靠读书通向城市的农村青年集体红了眼眶。因为,为了考上不错的大学,大家都曾那么的努力过……喝上这杯城市的咖啡,对出生在贵州榕江县的杨成兰、青曼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在赤贫山村教育资源极端匮乏的困境中,需要何等毅力,她们才能以“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的身份进城,成为人们夸赞的穷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
▲杨成兰
然而,城市虽繁华便利,乡愁却缠绕于心。在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上,还有很多质朴的乡亲和天真的孩子,还有很多山里的宝贝待走出大山……
▲青曼
终究,意难平。杨成兰、青曼又回去了,这一次,他们的身份是“村里的返乡创业者”。
丰登侗寨的“少数派”
从乡村挤入城市多年后,杨成兰选择重回乡村。这位来自贵州榕江县的85后侗族女孩,是这个县城栽麻镇丰登侗族的第一个大学生。和大多数中国乡村孩子的命途一样,如果父母不对她进行教育投资,她需要支付更大的成本才能进入城市,并成为城市的新市民。一旦他们进入城市后,大多不会选择再次返乡。
杨成兰是这个年轻群体里的“少数派”。
重回乡村前,她在贵阳一所学校做教师,并有了婚姻。在她的家乡丰登侗寨,每家都有制作侗布的技艺。然而,当现代文明渗入乡村后,这种传统技艺正在逐步被机纺布所代替。同时,大量的年轻人离开侗寨,进入城市打工后,也使得传统的文化传承已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传统的织布和染布手艺也将随之渐次消失。
杨成兰打算用自己的方式改善这个窘境。年3月,她带着丈夫吴方俊,放弃城里的工作,回乡创业,传承了侗寨里用蓝靛、柿子、杨梅等植物及果实制成的染料染织的传统手工染布和织布技艺。
▲杨成兰和村民
在他们的努力下,他们生产的手织布样,已达到多种,植物染色也有20余类。之后,他们借助网络平台,将制作好的侗族土布远销北京、上海甚至日本、意大利、韩国、澳大利亚等地。目前,年销售额超过万元,并带动当地多户农家妇女走上致富路。
“我觉得我就是倚山人(依赖着大山生活),我们以手织布为基础,加大培训年轻织娘与手工艺人才,拓展业务范围,把商品变为产品,把传统服饰文化变为现在尚品,只有使用才会有更久的传承。同时,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谁说乡村没有梦想?”
杨成兰说,她希望年轻人能看到,在家乡既能做出一番事业,也能让外出打工的父母们能够回来工作,让家乡不再有留守儿童。
她和她的月亮故乡
与杨成兰一样,青曼也是榕江人。年以前,青曼在北京工作,从大山走向首都,乡亲们都说,穷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4年前,她和朋友一起,在北京发起以保护贵州非遗文化为主旨的“贵州民艺社”。
▲青曼和弟弟双木
年底,带着离开贵州家乡二十年沉淀的思考和资源,青曼和弟弟双木返乡回到家乡榕江县,成立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创中心,组建团队,共同发起“手艺点亮回家之路”公益计划。他们的“让母亲回家,手艺点亮回家之路”公益计划,陆续打造了一系列落地项目:“两湖会馆文创中心”,“千匠百艺扶贫车间”,“母亲回家手工坊”,尝试着去探索非遗+文创+扶贫的创新型模式,把月亮故乡定义为一个链接城市与乡村的平台,以手工艺扶贫车间+母亲回家手工坊+非遗体验工坊。
从产业的最前端,到市场的最终端,他们尝试着将贵州省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遗手工艺,设计研发成更具市场价值和影响力的商品,以消费驱动传承,以设计活化非遗,以产业赋能乡村,带动贫困村寨的女性手艺人脱贫,让家乡的非遗传统文化得以重焕新生。
就在今年九月,青曼和她的团队小伙伴,代表贵州的创业女性群体,正式接受了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每两年一届的“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乡村没有理想的田园浪漫,但也不后悔。”青曼说。
过去,在城市和乡村这个二元空间的语境表达上,向来是失衡的。乡村人通过教育投资、务工和经商等渠道,越来越多地涌入城市,并将移民的身份,逐渐更替为城市的新市民。最近几年,随着贵州的乡村振兴计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把目光转向乡村。并用自己的方式,将乡村传统的工艺和生活资料重新包装后推向城市,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之际,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城市和乡村连接的某种平衡。从好不容扎根下的城市重新回到乡村,很多人不解,但当我们走近杨成兰和青曼时,我们找到了答案。今年,杨成兰和丈夫前后投入超过四百万,翻修重组六栋老房子,新工作室现在已经投用。丈夫吴方俊喜爱吉他,闲余时间,她唱侗歌,丈夫弹吉他,这样的画面,又何尝不是当下很多年轻人向往的生活呢?而青曼和弟弟,则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带着乡亲共同致富,这或许就是乡愁最好的解药,他们用事实告诉我们,贵州的乡村,理想一样可以绽放。
贵州省妇联新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何永利
编辑丨龙乙洁
责编丨李文娟
审核丨侯清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