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安之乱指的是明朝天启年间四川永宁(今叙永)土司奢崇明及贵州水西(今大方一带)土司安位叔父安邦彦的叛乱。战争从天启元年(年)至崇祯十年(年),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作为西南军事重镇的湘西凤凰(时称镇筸)守军源源不断驰援贵州、四川,杨正芳,今凤凰县新场镇先锋村瓮来组人,根据《明史·杨正芳传》,他就是此时由镇筸小校入援贵州,留任鸭池河副将,李自成、张献忠起义,他转战湖北、河南、陕西,先任湖广副总兵,后擢湖广总兵,最后战死陕西商洛,赠太子少师、左都督。与明末军事家林兆鼎、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有过合作,与乱世枭雄安邦彦、奢崇明、李自成、张献忠发生过激战,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叱咤风云人物,是在平定奢安之乱中崛起的筸军名将。
凤凰县新场屯遗址杨正芳的家世
凤凰杨氏谱牒将明太子少师、左都督杨正芳归附于凤凰县瓮来杨氏,瓮来杨氏分布于新场镇大岔、天星塘、川岩、大坡四村,人口近千人。按谱牒载,先祖杨汉,字再亨,辰州人,在元末募辰州兵上万,屯于今贵州省松桃县平头乡瓮窑寨,被授为义兵元帅。至正十八年春,率兵进入重庆,驻重庆嘉陵江北,杨完者设计引诱再亨到其帐下,商议军机,将投入大牢,后经狱卒姚正甫相助,再亨得以越狱,一路逃至湖广五寨司上五洞瓮来之地(今湖南省凤凰县新场镇先锋村瓮来组),打败五寨蛮夷长官司杨正源,于是定居下来,姚正甫居于竹林坪,王姓、傅姓部众就近安置。《沅州卫选簿》所载杨正芳家世:“杨信,指挥佥事。内黄查有杨兴,鱼台县人,......杨青生子杨兴,杨兴生子杨瑄,杨瑄生子杨威,杨威生子杨绶,杨绶生子杨表,杨表生子杨信,杨信生子国柱,国柱生子正芳“,“正芳,天启四年六月大囗迁沅州卫指挥佥事一员,年二十岁,系故指挥佥事杨国柱嫡长男,比中二等。"
《明史·职官志》载:“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都司掌一方之军政,各率其卫所以隶五府,听命于兵部。……都指挥使及同知佥事,常以一人统司事,曰掌印,一人练兵,一人屯田,曰佥书”。杨正芳父杨国柱系沅州(今怀化芷江)卫指挥佥事,正三品,司屯田。
杨国柱之死过程:明万历十八年(年)至二十八年(年)六月,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二十七年(公元年)二月,贵州巡抚江东之令都指挥使杨国柱等率兵,进剿播州。杨应龙遣子杨朝栋等迎战于飞练堡(今贵州瓮安东北)。杨国柱夺占三百落(今地不详),叛军佯败设伏于天邦囤(今地不详)。杨国柱中计,全军覆没,杨国柱战死。
凤凰廖家桥镇全石营旧址兴建贵阳城
贵阳有城墙,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根据史书记载,在元军未到贵阳之前,贵阳已经有了城。不过,当时的贵阳还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城墙非常简陋,只是土筑而成。到了元代,贵阳城称为顺元城,又叫贵州城。依然是一座土城。城址狭小,城墙不厚。这座小城的位置在今城区的南部,范围南边起于南明河北岸的大南门,东边至今天的老东门,西边至今天的大西门,北边至今天的勇烈路口(原名王家巷口,即钟鼓楼所在地)。明代两次大规模兴建贵阳城。
第一次是洪武十五年(年)改土城为石城,修建贵阳的内城,周围九里七分,建五座城门:东名武胜门,南叫朝京门,西喊圣泉门,北为柔远门,次南称德化门,还修建月楼、垛口、水关等设施。石城周围九里七分,高二丈二尺,城基宽两丈。
第二次是明天启五年()三月,兵部尚书朱燮元总督云、贵、川、湖、广西军务,驻贵竹司(治今贵州贵阳),讨伐安邦彦。贵阳城被水西土司部落包围长达十个月之久,叛乱中贵阳城涌入数十万老百姓,将士和百姓的总人口达四十万,在这狭小的城池里民、兵相互蚕食。为吸取十月围城的教训,朱燮元决定扩建贵阳城,责成时鸭池河副总兵杨正芳主持兴建。这次兴建,是出于城市防守的需要,也出于柔远门居民增加的实际需求。修建的新城(外城),也是石砌城墙,在老城北门外用石头砌外城六百余丈,新修四座城门:六广门,威清门,洪边门、小东门,而主城的南边没有设立外围墙和城门。何以如此?当时贵阳城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北方的水西土司、水东土司,在北边增防是势在必行。外城墙的建立和城门的增设之后,贵阳城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即使战事再发,也不会出现安邦彦十月围城兵民互食的惨剧了。
鸭池河立营垒,围困安邦彦
朱燮元总督云、贵、川、湖、广西军务,招流移,广开垦,恢复经济;据险要,立营垒,充实军伍,征讨安邦彦。
陆广河寨位于贵阳城北里之陆广河畔,居省城通往水西土司驻地大方之驿道上,其地有奢香所设龙场九驿之一的陆广河驿。天启二年()水西安邦彦反,围省城贵阳。明廷擢王三善为右佥都御史、贵州巡抚以讨之。十二月,复龙里城,解贵阳围,令总兵官刘超渡陆广河直捣大方。次年正月,水西军大破明军于陆广,安邦彦堑陆广以自守,成为水西军的重要据点,故《滇纪》载:“陆广河有水口寨,又有陆广城,为水西要地。”
青崖堡即今贵阳市南之青岩古镇,自贵阳而南至定番州(今惠水县),沿都泥江(今涟江)两岸为地形平坦的坝子,是贵州境内水稻主产区之一,朱燮元于此建堡以卫军屯。崇祯元年(),朱燮元讨安邦彦,收复陆广,克大方。时杨正芳为鸭池河副将,其战功主要体现在平定奢安之乱中追随朱燮元建城戍守、率部征剿,足迹遍及思腊、鸭池、陆广河流域,因战功卓著,由鸭池河副总兵荫镇西卫指挥使。
朱燮元崇祯四年()五月十三日《列城善后建卫世守疏》云:“崇祯二年六月,臣与御史苏琰查此一路,群贼如毛,先于距威清六十里乾沟地方,督副将杨正芳一面驱杀,一面建造石城,以便驻师,及后过河战胜,臣因次抚撤出,各兵扎于河上,总兵林兆鼎率同杨正芳、陈谦、彭应魁、袁可成、谭载勋等各将共于鸭池河岸上分定丈尺建城一座……以上各城如敷勇、铁王镇、乾沟,俱九里三分,高二丈。鸭池、息烽俱七里三分,高一丈八尺。虎场、九庄、簸箕陇、乐平、札佐俱三里三分,高俱一丈五尺,内外用石包砌。以上皆在酋地控制河岸,用以防边者也。”
乌江有两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冲河。两源自化屋基汇流,二水合而为鸭池河。河水穿山东行,劈出峡谷天险。中游的鸭池河段,是清镇与黔西两市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来往交通,全靠木船摆渡。鸭池河渡口,是曾经贵阳通往毕节的唯一渡口,从渡口到鸭池河北岸山顶,小路如登天梯,大路曲折盘旋,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要冲。时设鸭池河指挥,其员额,《列城善后建卫世守疏》云:“崇祯二年六月,臣与御史苏琰查此一路,群贼如“敷勇、鸭池,宜设指挥各二员,千户各四员,百户各六员,择其劳久攻多,且专任版筑之役者,容臣酌议叙题世守。”
"八月初三日……同时副将杨正芳分发守备毛礼等,前去阿万河四面埋伏,当有逆贼马骑来冲,都司任先觉、守备李守文、龙凤麟、戴尚贵、董国忠等分兵追杀,斩级十三颗……”因此之故,杨正芳任鸭池河副将。
不久鸭池河指挥改镇西卫。《列城设卫久任世守疏》载:“更易新名,该臣看得水外一块土,向虽贵阳附庸,实是罗施鬼国。今见归方舆,又经督臣经定,革故鼎新之会,自不可仍讹袭陋。鸭池拟改为镇西卫,铁王旗拟改为定南所,乐平拟改为柔远所,乾沟拟改为威武所,簸箕陇拟改为赫声所,九庄拟改为修文所,虎场拟改诰戎所……如果可採,伏乞皇上赐更,庶乎耳目一新,而固陋可振也。”
明时贵州设置了大量的卫所。洪武四年()设置的贵州卫、永宁卫,洪武十四年设置的普定卫、平越卫,洪武十五年设置的乌撒卫,洪武十六年设置的毕节卫,洪武二十二年设置的赤水卫、兴隆卫、安庄卫、普安卫,洪武二十三年设置的新添卫、都匀卫、龙里卫、清平卫、威清卫、平坝卫、安南卫,洪武二十六年设置的贵州前卫。到明晚期的崇祯三年(),贵州再设两卫,即敷勇卫和镇西卫。这20个卫,均隶属于洪武十五年设置的贵州都指挥使司之下。加上湖广都指挥使司设置于贵州境内的偏桥卫、清浪卫、平溪卫、镇远卫、铜鼓卫和五开卫6个卫,共计26卫。
镇西卫系明崇祯三年()明王朝平定奢安之乱,以安位所献“水外六目”地而设立的军事镇守机构,下辖威武(今清镇站街)、赫声(今清镇茶店)、定南(今普定县)、柔远(今平坝七百房)四千户所。清康熙二十六年()六月撤威清、镇西卫,置清镇县。查祖制设卫指挥,则有印、屯、操、捕四项,又正副千户、实授百户、试百户。镇抚总小旗,常一卫多者百数,少亦数十员。
崇祯五年()二月十二日《定军制卫守疏》云:“鸭池一路,今改为镇西卫。为苗贼出犯必由大道,且各苗蜂聚之所。自副将杨正芳筑城乾沟,渐次扫除,连建各城直至河岸。其大索桥、簸箕陇、鸭池、乾沟等处,委守备毛礼、李守文、龙凤麟、张才等各分屯料理。旧额兵七千三百二十三名,今裁存二千五百六十名。”
杨正芳荫镇西卫指挥使。崇祯五年()二月二十日,““总兵官林兆鼎,战功俱在叙案。鸭池一城,实其经始,又助筑省会新城,独造凉伞一城,开屯田二千余亩,应荫镇西卫指挥使。……副将杨正芳,战功俱在叙案。本官筑镇西卫一城,又筑乾沟、鸭池二城池,开屯二万五千亩,应荫镇西卫指挥使。”镇西卫赫声守御千户所驻地现名茶店,是奢安之乱明军扼守鸭池河古驿的重要军事关隘,乃“为苗贼出犯必由大道”。始建于明崇祯二年(),由贵州总兵林兆鼎、副将杨正芳所督建,其城垣规模为“七里三分,高一丈八尺”。
凤凰县筸子坪镇欧阳寨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