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的55个民族都属于少数民族。

其实在我国的一些地方,还生活着一些56个民族之外的族群,他们既没有被确认为少数民族,也没有被明确地划入汉族,其中就有今天要说的“穿青人”。

早年间曾看过一些穿青人的资料,在此就简述一下自己所了解的穿青人。网上有更加详实专业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穿青人主要就分布于我国的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黔南等多个地区,总人数约七十万左右。其中分布在毕节市的织金、纳雍两个县穿青人集中,各自都有20多万人口。

目前,穿青人被作为“未识别待定民族”对待,其居民身份证和户口本印着的是“穿青人”三字,而跟绝大多数人的某某民族不同。不过穿青人持这种身份证出行、或者购买火车票、机票、住宿酒店宾馆等并无任何障碍,跟我国普通的居民身份证具有完全同等的功能。

穿青人过去使用一种汉语方言,当地称作“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在虽然还没有消失,但已经不再大范围流通。“老辈子语”可能与江西、湖北、湖南等省有些地方的汉语方言有渊源关系。如今的穿青人已经换用了贵州通行的西南官话,年轻人多能熟练地掌握普通话。

关于穿青人的族源由来,学术界和民间向来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一是土著说:认为穿青人和贵州的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发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这种观点以贵州民族研究专家为代表,穿青人内部也有一部分接受这种观点。

二是分支说: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是明朝时期南下的汉族军人及随军家属的后裔。持这种观点的是以民族问题专家费孝通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穿青人内部同样有一部分人支持这种观点。

三是混合说:认为穿青人是明代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互相通婚融合后形成的,民族形态介于汉族社会与少数民族之间。这是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民族大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

从一些文献记载来看,穿青人在解放前是被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当做汉人看待的,他们的体质特征也和当地的土生汉族相似,很大一部分穿青人的自我认同也是汉族,但又不是很理直气壮,也就是说有些心虚。因为当地的纯正汉族不太认可穿青人的汉人身份,顶多承认他们有汉人祖源。

在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和清代,是不存在少数民族被优待的,恰恰相反,少数民族受到的压迫反而更甚!所以当时西南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哪怕是确凿无疑的少数民族,也会想方设法给自己寻找一些祖源上的汉人踪迹,以此获得一些心理慰藉,这种现象一直到建国后甚至改革开放前还存在。

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第一次在西南地区进行民族排查和摸底时,当时的专家们倾向于认为穿青人是少数民族,但由于当时没有明确的民族优待政策,所以一部分穿青人不同意把自己列为少数民族,这件事情就一直搁置这了。

改革开放初期的那次民族身份最终认定时期,国家在民族政策上已经明确少数民族会享有一定的政策优待,所以这次普查时绝大多数穿青人都想要获得少数民族身份,但专家们这次却倾向于认为穿青人是汉族,、。所以又一次出现了专家结论和民族自我认同出现偏差的情况。并最终导致穿青人不能被划定为单独的民族,只能以“未识别待定民族”对待。

其实在贵州属于这种情况的不少,除穿青人之外,另一个人数较多的未识别族群是“六甲人”。

自从那次持续到八十年代末期的最后一次民族身份排查后,国家在法律上已经明确中国只有五十六个民族,那些未识别群体的民族身份就一直搁置至今,今后如若没有大的政策调整,恐怕所有未识别族群的民族身份基本上也就是这样了。并且随着今后不同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中华民族国族身份的推广和民族融合的加速,一些人数比较少的未识别群体可能会逐渐消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