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03/9267843.html
红军长征过安顺,播下了革命火种.mp:20来自贵州安顺妇联

主持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万个“小家”的美满,承载着祖国“大家”的和谐。为此,安顺市妇联、安顺市政法委联合制作了《家家幸福安康·周三夜话》广播节目。该节目从3月3日起,每周三16:00-17:00在安顺市交通广播上播出,20:00-21:00重播,欢迎大家收听。我们将通过FM向听众朋友们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传播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家风家训好故事、宣讲党史等。

主持人:今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份,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了!我们才刚刚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召开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可以说,这是党的庆典,人民的节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苦难辉煌中,有无数的红色经典故事、无数的红色经典人物,成为永久的红色记忆,在历史的天空中永不褪色,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共安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唐佐英为大家介绍红军长征过安顺那段峥嵘岁月。唐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栏目。那首先请唐主任谈谈长征的重大意义。

唐佐英: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从年10月至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红军经过哪里,就在哪里产生影响,就在哪里播下革命的种子。红军在安顺的长征和活动,是安顺一笔无比珍贵的政治财富、一笔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我们今天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把红军长征的故事阐释好,宣讲好,让红军长征红色基因,在安顺大地一代代传承下去,融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融入血脉,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主持人:接下来请您介绍一下红军长征过安顺的情况。

唐佐英:好的,我向各位听众介绍一下红军长征经过安顺的一些情况。

年4月12日,红军一、三、五军团由惠水、广顺一线南下进入安顺境内,足迹遍及原安顺县(今天的西秀区)、紫云、镇宁三县区多个村寨,历时8天7夜,行程华里,大小经过17次战斗,留下了很多宝贵的革命历史故事和遗迹、遗物。

当时安顺各地共有95人参加了红军,虽然红军长征经过时间不算太久,长征历程也不算太长,但是,红军顺利通过安顺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安顺具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极为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红军要进入云南继而北上安顺是唯一通道,是必经之路。“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红军长征在安顺境内的活动是“兵临贵阳逼昆明”的关键环节,正是在安顺境内灵活机动、分兵两路以及各族同胞的积极支援,红军才得以“乘胜赶路程”,充分体现了安顺极端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红军长征经过安顺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生动体现,是伟大长征精神的生动反映。

红军长征急速行军经过安顺,每到一处,都通过颁布布告、书写口号、张贴标语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主张,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传播革命真理;通过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密纪律和斗志昂扬的精神,气势威武的军容,向当地群众展现了红军的革命志向;通过组织和发动群众,打富济贫、除暴安良,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人民谋解放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通过顽强抵抗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和对地方反动当局的有力打击,充分展示了党和红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心和意志;通过与地方少数民族首领签订抗日反蒋协定和赠送给地方民族武装枪支弹药,在地方留下工作队等方式,体现了党和红军发展和扩大地方革命武装,壮大革命力量的愿望。这一切,充分发挥了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的作用,长征给安顺人民留下了深刻的革命烙印,在安顺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种子,对安顺地下党组织发展以及安顺革命斗争的逐步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持人:您刚才说红军长征经过原安顺县,也就是今天的(西秀区),请您介绍一下红军长征经过西秀区的基本情况

唐佐英:好的。红军长征经过西秀区(原安顺县)

的基本情况。中央红军三军团一部,于年4月13日由广顺的石洞、新场、洞上进入安顺县境内的大小市梅,沿着石浪、下窝、长田、山京下苑一线,翻过十二茅坡抵达鸡场的连石堡、小底西和三股水;三军团另一部及五军团经长寨(今长顺)县的摆纪哨、鼠场、安乐堡而进入西秀区境内水泥冲,然后沿鱼良坝、杨武、石关一线抵达鸡场。两路红军汇集鸡场后于4月14日分三路先后出发:五军团所部在三军团左侧出鸡场,进入紫云县的一根笋、黄土塘、猫营、狗场入紫云城;三军团所部分两路,一路经小底西、三股水、猛沙坝,沿补陇蒋槽子过镇宁小岩脚,到本寨一带;另一路经三股水、黄连坝、岩腊塘、海叭井、木朗坝入镇宁县龙家苑、磨石井抵达江龙。红军在西秀区境内连续两天的行军中共经过了26个行政村、58个寨子,总行程约公里。

在安顺县(今西秀区)境内停留的两天中,红军所到每一个地方都在宣传“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带领大家革命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价有偿收购粮食。正是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严明的纪律,在安顺县(今西秀区)留下了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红军经过当时的杨武乡猛邦村鱼良坝大桥时,为防止敌人的追赶,将桥面上的一些石板拆掉,并在桥的对面修筑了工事,准备利用这里有利的地形,与敌人展开战斗。后来,为了纪念红军,鱼良坝桥就被老百姓们改为“红军桥”。

主持人:我们曾听说过安顺的中共地下组织,曾经全力支持过红军。

唐佐英:是的。在中共贵州省工委的领导下,中共安顺地下党组织,在红军尚未进入安顺地区之前,因应地下斗争形势发展需要,建立了安全可靠的地下通讯联络站。中共安顺地下党组织严密,人员精干,工作灵活,行动有力,深受组织上的信任。

年2月,中共中央派杨涛(潘汉年)从遵义赶到贵阳,听取了贵州省工委工作汇报,并传达了中央的指示。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中,有一项是要求贵州省工委千方百计窃取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地图、军用密电码、通讯代号和地面与飞机联络的信息符号等。省工委接受任务后,认真分析了贵州国民党军队的分布情况,启动地下组织网络,全力以赴配合红军在贵州实现长征的战略意图。

红军进入贵州后,为追堵红军,黔军驻安顺的何知重部和吴剑平部分别改编为国民党军师和师。中共地下党员黄大陆、邓止戈、缪正元事先早已打入敌军师,分别在敌参谋处和电台工作。省工委委员秦天真受命赶到安顺,向安顺县工委传达任务后,共同研究了红军进入安顺后如何配合的行动计划。当时,师师部驻郎岱岩脚。秦天真给谢速航等交代相关接应事项后赶赴郎岱岩脚,秘密找到黄大陆、邓止戈、缪正元。四人相聚之后,经周密策划,由黄大陆、邓止戈负责从参谋处将重要军事密件弄出,由缪正元负责摄取密电码。在黄大陆公开身份的掩护下,邓止戈从敌参谋处巧妙取得了敌作战地图、通讯代号和地面与飞机的信息联络符号等资料。缪正元则以报务员身份,借与电台台长私交甚好,平时对自己不设防的有利条件,趁台长外出时,从他的公文包里把国民党军刚发到师一级的电报密码拿出,快速复制了一份。经过事先商定,按行程和秘密接头计划,秦天真带着这些绝密材料迅速返回安顺,安顺县工委书记谢速航在城郊接应。之后,秦天真和谢速航冒着生命危险,设法通过重重关卡,将材料安全送到红军高层指战员手中,为红军在安顺与敌周旋,寻机西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作出了卓越贡献。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紫云县的情况

唐佐英:好的。午4月12日,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在邓华的率领下,担任先遣任务,以一天行军60公里的速度,从长寨出发经长顺县的摆所、云盘进入紫云县的板当、克卜、小牛场,下午四时抵达紫云城边时,驻守在县城的由地方民团组成的敌军营有多人分别占领松林坡、塔山坡等制高点,并在青菜冲修筑的碉堡里架设机关枪,企图阻止红军进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红军将敌人全部击溃。还缴获了几条单响步枪。敌营长张元勋带残兵往南溃逃,红军占领了紫云县城。次日取道堡堡树,继续向北盘江前进。

4月l3日,中央军委纵队由广顺至老鸹塘。红一军团进入今坝羊乡境内,军团直属队在坝羊宿营。第二天分路行进,一路经小牛场进入紫云县城;一路到狗场宿营,l5日翻越芟枣坡入城,后向播东前进。

l3日至l5日,红军后继部队和后勤机关沿上述几条路线进入县城,沿先遣团开辟的路线前进。中央红军在紫云四天五夜,经过了21个乡镇,个自然村察,行程约公里。过紫云时,在境内进行过两次战斗。邓颖超所在的部队行至今格凸河镇羊场村时遭受国民党飞机轰炸,死伤9名红军。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永不熄灭的红军长征精神,2年8月,紫云县委、县政府在羊场村修建了红军长征烈士陵园及纪念碑。

主持人:请您讲一下红军长征过紫云播下革命火种的故事。

唐佐英:好的,年夏秋之交,紫云宗地乡杨寨的苗族青年杨排方,接受红军的政治主张,打出“反对民族压迫,提倡民族平等”的旗号,在宗地一带组织反蒋武装。留守在镇宁弄染寨陆瑞光处的红军营长方武先,派红军排长钟文才率领钟德秀等三名红军战士到宗地配合和指导杨排方工作,组织起了余人的反蒋武装队伍,活动范围扩大到宗地乡的大部及大营乡的部分地区。年春,由于敌众我寡,杨排方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抓捕杀害,队伍被迫解散。但革命的火种并没有熄灭。

主持人:再请您讲一下红军长征过紫云军民一家亲的故事。

唐佐英:好的,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紫云县洋河乡新山村新鱼冲梁光华夫妇有一男婴乳名小丙,刚生下不到一个月,罗氏因身体虚弱缺少奶汁,梁光华常常抱着小丙去寨上找舅母陆氏喂奶。这天晌午,梁光华把孩子交给陆氏后,自己忙赶着水牛出村干活去了。陆氏先给小丙喂过奶,然后给自己的孩子喂奶,刚把孩子抱在怀中,就听到屋外有人呼喊“大兵来了!大兵来了!”这时,全寨的人都惊慌地往山上跑去。陆氏见男人不在家,忙乱中忙抱起自己的孩子,跟着人流跑出村外。

人们扶老携幼地爬上东山,不一会儿,梁光华扶着病妻罗氏也上气不接下气地跟上山来。当得知小丙还丢在家里时,罗氏大惊失色,立刻晕倒在地。梁光华十分着急,可是已经晚了,只见满寨子都是扛大枪、背背包的军队。梁光华心有余悸,哪里还敢靠近寨子一步?乡亲们替梁光华两口子捏一把冷汗,不禁叹息:“刚出娘肚皮的娃儿,要是落在坏人手里,即使不被杀害,也会被活活的饿死啊!”

太阳落下了西山,乡亲们终于盼到天黑。梁光华惦念孩子心切,便邀约妻弟罗德奎一道,趁着朦朦月色,悄悄摸下山,两人沿着崎岖小道,小心翼翼地钻进寨子右侧的树林里,观察着寨里的动静,想找熟悉的路径摸进屋里。

夜,是那样的寂静,大地像披上一层乳白色的罩衣,整个寨子默默地躺在若明若暗的月夜里,只有村后的古树香樟在微风中不时发出轻微的飒飒声。奇怪,几小时前这里还是人来人往,炊烟缭绕,马嘶狗叫,现在却半点动静都没有了呢?梁光华很诧异,他们东瞅西看,轻轻分开树丛,壮着胆子朝村里摸去,走拢罗德奎家屋前,只见半掩着的窗户上,透出微弱的灯光,这正是丢下孩子的那间屋子啊!梁光华好像看到了一线希望。两人屏住呼吸,想听听有没有孩子的哭声,可是什么声音都没听到。他俩正欲摸进屋去,忽然透过灯光,窗户上映出一个头戴八角帽的人影在慢慢晃动。两人心里一阵紧张,不敢贸然上前。

月儿爬上了树梢,贵州高原的春夜,寒气彻骨,窗棂上的人影仍在不停地来回走动。不知是冷还是害怕,梁光华双腿不禁打起颤来:“看来孩子是没有指望了,只好听天由命吧!”梁光华和罗德奎怀着失望的心情,打算离开寨子。就在转身的瞬间,梁光华发现寨脚的坪地里隐隐约约有两团白影,猛然想起白天只顾扶妻子离开家,把两头白水牛丢在外面了,便对罗德奎说:“救不出孩子,也要把牛牵走,不能便宜了这帮当兵的!”说着就往坪地跑去,刚迈出几步,忽然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住,跌了一跤,伸手一摸是两根电线。还没等梁光华爬起来,就听到附近的山上有人喊话,随着从白影里钻出来不少人。他俩这才明白,那不是白牛,是军队宿营的帐篷。罗德奎急忙拉起梁光华,沿着后山小路迅跑。在通往老鱼冲、板桐和锅厂的三岔路口,他俩又绊着了电线,知道到处都有部队驻扎,于是高一脚矮一脚地跑回了东山。忧心忡忡的乡亲们看见他俩空着手回来,以为孩子已遭到了不幸,很是惋惜。罗氏感到失望,更加伤心恸哭不止。

长夜漫漫,月亮好像被钉在空中,一片片黑云擦身而过,它却依然不动。挨冻受饿一整夜的乡亲们,眼巴巴地盼望天亮。终于,山雀啼噪,东方露出曙光,终于迎来了黎明。大家登高俯瞰,无数双焦急的眼睛盯住寨子里,已不见人迹,才踌躇地走下山来。眼前村里村外除了留下军队宿营的遗痕和烧火煮饭的灰堆之外,一切都如往常。

梁光华和罗德奎刚进村子,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两人同时推开房门,屋里的桐油灯火被晨风吹得摇摇晃晃,灯光下,一张婴儿红晕的小脸蛋露在被子外面,发出均匀的鼾声,“孩子正在酣睡哩!”罗氏见状闪身进屋,边哭边喊:“幺呀!我的宝贝儿!”忙把小丙抱入怀中,泪珠像断了线地往孩子脸上滴落,孩子被惊醒了。此情此景令人高兴和慰藉,一家人都流下了感激的热泪。若不是罗氏在抱孩子时将枕边的一个小纸包拉掉下来,大家还忘了观察屋里的情形。

梁光华从地上捡起小纸包打开一看,原来是大半块红糖,两层包糖的白纱纸已被磨破,浸出紫黄斑痕,还留有掰开糖块的新鲜痕迹。床头柜上放着一碗兑了红糖的米汤,碗边放着几团粘湿米汤的棉花,床下放着孩子尿湿了的布片。裹在孩子身上的,是罗家用旧了的一笼蚊帐。梁光华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昨晚一直听不到孩子的哭声?一个离开母体的婴儿居然能够安睡一夜?看着眼前的一切,想想昨夜的灯光,人们不难想象,特别是拉扯过孩子的母亲都会体验到:守候在孩子身边的好心人,是怎样艰辛地度过这难熬的不眠之夜啊!

“梁家的娃儿还活着勒!”消息很快传开了,全村沸腾起来,男女老幼都很高兴,纷纷来到梁家祝贺。可是。谁也说不清昨晚住在村里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见到的新鲜事呀。

后来人们才得知,是红军长征路过新鱼冲,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子弟兵救了小丙的性命。为了感激红军,报答共产党的恩情,乡亲们决意将孩子取名“小共产”,直到十二、三岁,“小共产”进了学堂,才用了“梁明忠”这个学名。今天梁明忠已是86岁的幸福老人。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红军长征过镇宁的情况。

唐佐英:年4月15—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三、五军团和军委纵队从望谟的岜便、紫云的猫营和安顺的鸡场进入镇宁县境内,又分别从百层、花滩和坝草3个渡口过北盘江到达贞丰,途经镇宁县的玉京、募役、斗糯、沙子、江龙、革利、关山、本寨、茅草、杨柳、乐纪、良田、乐运、坝草等16个乡,个自然村,行程多公里。

红军过江龙时,把财主们藏在天主教堂地窖里的财物、粮食分给群众,群众把蔬菜、食物送给红军,红军又按价付钱给群众。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3军团在彭德怀军团长、杨尚昆政委的率领下,从安顺鸡场和紫云猫营进入镇宁县的江龙和本寨。红军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派人向当地少数民族首领陆瑞光等人进行统战工作,宣传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红军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少数民族及其上层人物陆瑞光、王仲芳等人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接受了红军的革命主张。

年4月15日,彭德怀、杨尚昆随主力进入弄染寨,陆瑞光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打开寨门迎接红军,连夜杀猪、舂米热情接待红军。

4月16日,陆瑞光与红三军团的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订立:“反蒋(介石)、王(家烈)、犹(国才),国民党苛捐杂税作战协定”,(史称“反蒋协定”也称“弄染结盟”)陆瑞光专门派出部下作为红军过其管辖地盘的向导。在镇宁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和以陆瑞光为代表的镇宁布依族首领的支持和拥护下,红军顺利通过六马地区,一路畅行南下,主力部队于4月18日由坝草、白层、花滩三个渡口渡过北盘江,红军过江时还得到当地老百姓用囤箩绑在竹排上帮助红军顺利渡过北盘江,实现了急进云南的战略目的。“弄染结盟”为红军快速渡过北盘江挺进昆明抢渡金沙江赢得了胜利战机。

红军离开弄染时赠给陆瑞光一面红旗、36枝步枪和其他一些武器弹药,同时留下了一批红军伤病员和红军副营长方武先等工作人员,继续开展敌后武装斗争。

“弄染结盟”的签订,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和最成功实施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光辉典范,为红军顺利过境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这次结盟反蒋,是陆瑞光从一个少数民族地方武装首领向一个革命者转变的分水岭。

红军离开弄染,路经板乐,当地布依族上层人物王仲芳当时对红军不了解,派兵守住要道,红军通过王仲芳的亲戚何炳成(镇宁烟棚人,在六马做桐油生意)与王仲芳讲明,并派十一团政治处主任王明和纵队保卫局特派员吴信全与王仲芳谈判,使王仲芳消除疑虑,撤掉守兵,让开大路,还给红军送肉送粮,并命何炳成作向导,给红军带路到北盘江。红军离开板乐时,张爱萍政委赠给王仲芳汉阳造步枪10余支,启发王仲芳与陆瑞光携手团结,扩大武装力量,共同与国民党政府作斗争。

年4月14日,原已到达贵州安顺县鸡场、杨武一带宿营的中央红军三、五军团和军委纵队根据13日夜中央军委的行动部署组成右路部队,在彭德怀、杨尚昆和李富春指挥下,从宿营地经镇宁县向贞丰县进发。红军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率三军团第十一团作先遣团于4月16日抵镇宁良田镇境内,板袍是良田镇的一个布依族山寨,李富春及其指挥机关驻扎在这个寨子的杨登凤家。李富春在这里一面指挥先遣团作强渡北盘江(进入贞丰县境必须先渡过北盘江)的准备,一面作好接应彭德怀、杨尚昆的工作。彭德怀、杨尚昆经镇宁县沙子乡的弄染、六马乡的板乐后到板袍与李富春汇合,他们在这里指挥右路部队相继开进良田乡坝草集结,并于4月17日经坝草渡口、花滩渡口成功渡过北盘江进入贞丰县境。板袍寨杨登凤家是红军渡北盘江前的临时指挥所。

红军路经六马板袍时,向留村看家的杨登奉老人宣传共产党、红军的政策和革命的道理,使这位布依族老人了解红军革命的目的和政策,热情招待红军进家。红军在杨家墙上贴上写下“夷、苗、瑶一律平等,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打倒蒋介石”等标语,并在杨登凤家墙上贴上《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

主持人:红军在坝草抢渡北盘江时,当地老百姓是怎样支持的,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

唐佐英:红军到坝草,准备渡北盘江,时值4月,坝草渡口春水涨,水流急,江面宽,暗礁多。参谋长蓝国清带领14名会游泳的战士试泅渡江,都被大浪卷回。坝草寨子布依族老人王凤昌主动动员群众帮助红军渡江,他们拿出家里装粮的囤箩,装上石头,用绳子固定,再铺上木板架成桥梁,一部分红军从简易桥上渡河,王凤昌又带领一部分红军到下游花滩渡口,选择水浅的地方涉水渡河,红军得到镇宁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顺利完成长征过镇宁的行程。

主持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今天请安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唐佐英为大家讲述红军长征经过安顺的历史故事,就是为了让广大听众朋友在共情共鸣中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聆听党史故事时深入汲取党史丰富营养,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精神血脉的赓续。

来源:安顺市妇联组宣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我们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