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与教师节“双节”之际,贵州民族大学学生向校园里的一线战疫者送上了封带有“小红花”的感谢信,感谢青年志愿者的奉献,感恩老师们的关爱,感谢后勤安保人员的关怀。
致敬最可爱的人,致敬最可敬的人。一朵朵“小红花”表达的是同学们对日夜奋战在校园抗疫一线工作者的致谢与感激:“感谢有你,校园战疫者。”
贵州民族大学学生为学校一线防疫工作者制作的“小红花”感谢信
9月初,恰逢贵州高校开学季,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学校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当前,贵阳市疫情防控处于最吃劲的关键时机。贵州严格执行防控要求和有关规定,严密加强校园防控,保障好师生正常生活学习,筑牢校园安全第一道防线。
志愿者们,感谢有你
“请志愿者电话保持畅通,接到通知后30分钟到达现场……”9月2日凌晨1点,贵州民族大学各个群里都出现了这样一条消息。短短几分钟,上百条“我报名”“我参加”……不断刷新手机页面。当天早上8点,在贵州民族大学花溪校区点位上,名志愿者全部就已到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
贵州民族大学志愿者深夜奔走在核酸检测点
尽管脸颊已被N95口罩勒得通红,学校青年志愿者陈雪梦仍每天坚持工作超过10小时。陈雪梦说:“每天都能看到校园志愿者不分黑天白夜地高负荷运转,这次很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截至9月6日,该校共有余名青年学生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
高校志愿者守护校园,也带着“守护”走出校门。9月11日,贵州医科大学接到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监测医疗组通知后,15名检验专业学生主动支援乌当区移动方舱工作。
“我参加过公卫技能大赛,掌握公共卫生技能。”“我是一名退伍士兵,强烈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工作。”“本科实习有疾控中心实战经历,我能上,我想上。”这15名学生中,许多人都有奋战疫情前线的经历。
把专业课堂搬到抗疫现场,将专业和实战相结合。贵州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师生志愿者中参与抗击疫情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为抗疫贡献智慧和力量。
贵州医科大学15名学生支援方舱
老师们,感谢有你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随着秋季学期第一道上课铃声响起,贵州各所高校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在贵州师范大学,许多老师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小黑板”“小白板”,开始了与同学们的“云端”相会。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在寝室内讨论学习重点
停课不停学,教学不断线。为保障在线教学质量,贵州师范大学在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培训、课程创新、资源利用等相关培训的基础上,还建立了院校两级教学督导和专人督查机制。
在学院老师的实时“线上”指导下,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朱苗苗和室友一起,合力制作了简易分子模型。朱苗苗说:“寝室里的‘静生活’对学生而言也创造了专注学习的空间,有了更多时间总结学习。”
早上7点,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老师黄黎又转过身擦了擦背后的“小黑板”。距离开课还有一个半小时,黄黎已经守在电脑面前,调试各种线上教学设备。为了提升课堂参与度,黄黎专门设计了符合网课特征的教学案例。
黄黎说:“尽管不是第一次给学生上网课了,但仍希望能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尽可能降低线上授课带来的影响。”屏幕另一边,学校级英语笔译专业学生王文婷听得津津有味。王文婷说,线上教学操作系统很简单,网络也很顺畅,让大家都安心不少。
贵州财经大学老师自备小黑板开展线上教学
后勤保障叔叔阿姨,感谢有你
在贵州大学,往常只在白天营业的食堂,如今夜夜灯火通明。天不亮就出发采购,早上七点半就能看见一辆辆满载新鲜物资的货车驶入学校。
贵州大学食堂里阿姨正在做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天,为了保障校内各大食堂的食材加工需求,新鲜菜品都会及时送达校内统一集合点,菜品数量有十多种,数量上万斤。
贵州大学食堂负责人杨欢欢说,自实施静态管理以来,校内各食堂除保证菜品充足外,还尽全力保障全体师生、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就餐需求,上班时间已提前至凌晨五点。
这个中秋节,贵州师范大学3万多名学生,每人都吃到了印有贵师大logo的月饼。月饼由学校后勤集团师傅和紧急招募的教师志愿者手工制作而成,每个甜甜的馅料里都饱含着满满的期望:让全校学生过上一个甜甜的中秋。
贵州师范大学教职工为学生制作中秋月饼
贵州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幼儿园教师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黄虹菊说,老师们每天早上8点准时到达后厨,帮忙加班制作月饼,只盼着赶在节前为学生带去温暖。
收到“惊喜”后,学校级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史可欣拿着月饼仔细看了好几遍。史可欣说,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能和同学们一起吃到可口的月饼,也是一份十分难得的回忆。
在这场同舟共济的硬仗里,志愿者们、老师们、后勤保障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辛苦了。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一起共盼春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赖盈盈
编辑吴一凡
二审李劼
三审闵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04.html